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

ID:33796097

大小:56.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_第1页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_第2页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_第3页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_第4页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元主体下社区教育责任分散摘要我国社区教育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然而直到现在仍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之所以发展缓慢,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从社区教育的概念出发,借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其多元主体下的责任分散的原因,包括:利己主义动机、社会闲散效应、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等,希望为以后的社会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关键字社区教育;多元主体;责任分散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它要求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有足够的承受力、判断力和理解力来适应这种变化,”终身学习理念应运而生,社区教育则成为学校教育之后的主要教育场所,它担负着为社区居民提供继续教育的重任,并且在整个教育体

2、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责任分散存在于中国的社区教育当中关于社区教育,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认识。美国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建立在社区学校的基础之上,致力于为每一个社区成员创造机会,满足每一个成员的多种需要。其主体是社区学校。我国认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教育主体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主体包括:各级政府部门,驻社区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通过对比发现,美国的社区教育主体单一,社区学校是社区教育的核心和主要责任承担者。而我国社区教育的主体很多,几乎囊括了社区的所有人,却没明确

3、指出哪个主体该承担哪些责任,造成问题也就不可避免了。这是管理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之一,在某一岗位上,管理者越多,效率越低。对于这一现象,有人从管理者的素质上找原因,有人从机构重叠上寻答案。但是如果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可能更准确。社会心理把这种现象叫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二、造成'‘责任分散效应”的原因探究心理研究发现,当出现“责任分散效应”时,行为主体受几种心理因素影响:利己主义动机、

4、社会闲散效应、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等。1•利己主义动机利己是动物的天然属性,作为高等动物,利己也是人的本质行为,任何人首先必须通过利己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实现自我保存,然后才有可能做出其他行为。然而人在社会活动中,不可能所有的都是利己行为,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个人利益而关心他人利益,个别时候也可以为了他人的利益牺牲掉个人利益,产生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带来责任承担,利己行为导致责任分散。作为社区教育主体的每个单位,其行为类似于个人的行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每个单位都有可能产生利己行为,从而导致责任分散。2.社会闲散效应1920年,德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进行过一项实验,专门探讨团体行

5、为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他要求工人尽力拉绳子,并测量拉力。参加者有时独自拉,有时以3人或者8人为一组拉。结果是:个人平均拉力为63公斤;3人组人均为53公斤;8人组人均只有31公斤,只是单人拉时力量的一半。林格尔曼把这种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的现象称为'‘社会闲散效应”。在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中,往往会因为主体的多元,导致各个主体在共同行政时产生“闲散心理”,有的个体不发力或者少发力,而带来'‘责任分散效应”。3.从众心理"当个体与群体中的多数人意见不一致,与团体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就会感到压力,这种压力会迫使个体违背自己的意愿而采取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6、。”在大众中间,个人被隐没了,随着这一隐没,个性和责任意识也荡然无存。因此,从众心理和责任分散有直接的联系。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美国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开始听到喊叫声的时候,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

7、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最后极有可能演变成"既然别人都不去,我也不能去”的想法,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多元主体中的每个个体,在面对责任时,同样会产生这样的想法。4.法不责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是许多责任逃避者的心理屏障。他们认为,任何责任行为,只要是大家普遍为之的或集体决定的,即使是违法出“格"的,也是安全的。因为责任不在于哪一个人,大家都有责任,即使出了问题,也不会追究所有人。因为法律不可能把众多的触犯者都加以惩罚,所以,逃避责任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危险了。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