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

ID:33800038

大小:444.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_第1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_第2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_第3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_第4页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特稿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1,22李维安,戴文涛(1.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2.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天津3000711)[摘要]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实施、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发布,使得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成为社会公众、政府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但时至今日,对三者的关系,理论界、实务界仍未达成共识,甚至存在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认识。从三者产生的根源入手,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基于战略管理视角构建了三者的关系框架,既厘清了理论

2、方面存在的误区,又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制定和实施有关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措施提供指导,为《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实施后的内部控制评价研究提供支持。[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关系框架;风险控制;管理控制;作业控制;战略管理[中图分类号]F235.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33(2013)04-0003-10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初,美国频发的财务舞弊事件催生了萨班斯-奥克斯利(Sarbanes-Oxley)法案(简称SOX法案)。该法案对上市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提出的严格要求和限制在美国国内外产生

3、了强烈的反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03年8月发布最终规则,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美国“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即Treadway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CO-SO委员会)重新审视1994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存在的问题,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世界其他各国和地区相继出台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或内部控制框架、风险管理框架。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于2008年6月28日联合发布被誉为中国版的“萨班斯法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

4、》),并随后发布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配套指引)。2008年,美国爆发了持续时间长、影响广泛的金融危机。对于这场危机,一些专家、学者及实务界人士从房地产泡沫破灭、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金融创新过度、杠杆率过高等方面来解释,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理论界普遍认为,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尤其是华尔街投行的公司治[1-3]理存在严重缺陷才是此次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治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相关研究一时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从中国对内部控制的现实需求

5、看,内部控制研究应向两个方向展开:一是研究如何落实《基本规[收稿日期]2013-03-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03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BGL032)[作者简介]李维安(1957—),男,山东青岛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全国首批管理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公司治理、企业集团治理、网络组织、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戴文涛(1971—),男,江苏徐州人,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南开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博士,从事内部控制、公司理财方面的研究。①为执行SOX

6、法案,美国的SEC在2003年8月发布了最终规则,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美国COSO委员会重新审视了1994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框架存在的问题,于2004年9月正式发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框架)。·3·李维安、戴文涛: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关系框架范》及其配套指引;二是研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实施之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是否得到了提升或改善、企业存在哪些内部控制缺陷。第一个方向的研究着眼于企业,偏向于内部控制实务,第二个方向的研究着眼于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偏向于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就后者而言,

7、涉及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模型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是内部控制评价理论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为此,必须准确界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楚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否则无法选择评价指标)。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三者的关系仍未达成共识,甚至存在一些模糊的、不正确的认识。对于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Bies认为,公司治理的前提是落[4][5]实内部控制。我国学者杨雄胜认为,没有系统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将成为一纸空文

8、。大多数学者如吴水澎、陈汉文等、阎达五、杨有红、黄世忠、张安明、李明辉、程新生、黄溶冰、王跃堂等则认为[6-12]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环境要素之一,是内部控制的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