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

ID:33814380

大小:29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3-01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_第1页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_第2页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_第3页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_第4页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00家,预计年交易额实现68亿元人民币,每年实现税收8000—10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实现利润1.68亿元人民币,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约2万以上。2011年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及模拟训练 考点一:把握说明内容与特征【考点叙述】把握说明内容就是

2、捕捉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信息是阅读说明文的一项重要能力。无论是对事物特征的概括,还是对文意、段意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都需要在信息提取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通过理解、分析、比较,确认特定的对象,找出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本质上的异同,然后根据要求,从文本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这类题目,题型主要有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等。不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归根到底还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问题。【答题策略】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在文中进行提取、分析、归纳整合,再用准确的语言加以表达叙述。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

3、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不少题目都表明了说明的对象。其次,可以抓中心句、首扩句、过渡句、总结句等关键句子。对于较为复杂的说明文,还得认真阅读文章,逐段梳理,找出说明对象。需要提醒的是不能以偏概全,只将某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二、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

4、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第二,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有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确地指出来了,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关键句,阅读时更须要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炼。【典型题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

5、,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经济增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十一五”期市GDP年均增长12%以上(现14%以上),2010年达到650亿元以上,人均GDP力争1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销售达到550亿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长20%,五年累计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销售额260亿元,年均增长20%,外贸进口总额2.5亿美元,年均增长15%;五年累计招商引资突破500亿元,力争达到600亿元拟建中的阜阳市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依托中国XX国际服装城,拟建成为皖西北地区

6、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商务及功能最优的现代化、国际化服装专业市场,建设规模占地约128亩,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经过1--2年的开发建设,能达到正常运营期的中国XX.XX国际服装城将吸纳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企业物流总部等500—1000家,预计年交易额实现68亿元人民币,每年实现税收8000—10000万元人民币,每年实现利润1.68亿元人民币,实现就业和创业人员约2万以上。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

7、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节选自课文《苏州园林》)1.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对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画面切忌呆板单调B.讲究色彩的绚丽C.画面要求热烈奔放D.讲究结构严谨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4.第二自然段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隔”指的是,“不隔”指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