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

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

ID:33845678

大小:55.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_第1页
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_第2页
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去发现》教后反思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黄秀灵一天,学校杜鹃花开了,我带上孩子们去观察杜鹃花开放,过了几天,我想杜鹃花落了,可以检查孩子们的质疑能力,于是问:“花儿落了,应该都长果,可杜鹃花落了,接下来,同学们就杜鹃花落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孩子们不假思索,有的说:“杜鹃花叶子长什么样?”,有的说“花落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有的一个问题都提不岀。尽管我怎么启发,没有一个孩子能提出:“杜鹃花落了,它乂长出什么来?”这个有价值的问题。由此看出,孩子们是有好奇心,但是好奇的焦点把不准,就算有也是没有多大研究价值的,所以研究的兴趣就不浓厚了。因此,作为教师,随时都要培养孩子学会紧扣内容做出有价

2、值的质疑,这样才有研究的兴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兴趣的培养。爱因斯坦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会提问题已经是成功的一半。因为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因而,我从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望等特点出发,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本文试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作一点初步探讨。1.巧设矛盾,寻找质疑的踩点。疑是点燃学牛•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在知识的关键处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如教学到蝌蚪变青蛙时,我先问:“我们人生下来到长大后手脚数量都一样,可

3、蝌蚪长大变成青蛙,它小时候是没有脚的,长大后才有四条腿。对这点,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它的脚是怎么长出来的?”有的则说:“蝌蚪变青蛙需要多长时间?”有的则说:“我想知道是不是蝌蚪都可以变成青蛙?”学生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很有兴趣,有研究的价值.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地研究。1.巧用“好奇”心理,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学生对老师的质疑不必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发出疑问。如在观察到“杜鹃花落了之后在枝头长出像果实一样的东西。”之后一段时间,就开始提醒学生:“现在我们应该去看看杜鹃花什么?”“你最想知道什么?”有前面质疑的训练,学生就会抓住要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想

4、去看看杜鹃花的'果实'现在有多大了?”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观察,学生会发现,之前看到的不是果实而是叶子的幼苗。杜鹃花是长花不长果的。这下老师就要相机提出:“很多花草树木开花后长果,而有些则不是这样,你想知道什么吗?”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就产生兴趣:“我想知道为杜鹃花不长果的原因。”于是我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或者网络查询,之后汇报学习结果。这样的培养学生就会进入好奇的植物世界里。2.鼓励“标新立异”,敢于质疑课文。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判断教材,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想法,并要求经过自己独立观察思考后提出疑问。如在教语文课《我为你骄傲》一文时,我这样启发学牛•发出质疑:

5、“小男孩做错事情之后几个月才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对这点,你想问什么?”有些学生说:“他为什么不当场承认错误?”有些学生问:“那么久的时间,老奶奶心里怎么想的?”有些学生说:“美国的孩子小小就会送报纸赚钱,我们中国的怎么没有?”接下来学生就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入讨论,有些涉及到社会制度的问题,不能当场回答,我提醒学生去博览群书,这不,有了问题,学生阅读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1.“追根问底”,培养学生质疑精神。“追根问底”也是学生重要的心理特征。如果我们把知识比作一棵大树,那么知识之树的生长并非无序,而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很多知识和问题的研究探索,往往要经过几个阶段和层次,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

6、,利用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特征,可以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提问的层次性和连续性。如《怀疑与学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这是不是叫我们怀疑一切这些问题,不提也罢,提出来还真叫人难以回答。于是我对同学们说:“大家敢于怀疑的精神非常可贵。对'是不是要怀疑一切'的问题,如果“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可能吗?不可能。但作者又说不怀疑“那一本书,那一种学问,就不是自己的”这显然是一组矛盾,于是我请学生也写一篇关于《怀疑与学问》的怀疑。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怀疑的积极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