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

ID:33847247

大小:66.3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_第1页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_第2页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_第3页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_第4页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77-02目前,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常见病,多发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种之一。当前肿瘤治疗总的趋势是综合治疗,即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反应等情况,合理地,有计划地综合应用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从而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中医药治疗中的一部分一一

2、针灸治疗逐渐引起医疗界的关注,本文主要就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针灸在一定程度上能释放并且激活肿瘤患者被抑制的免疫活性细胞,恢复并加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紊乱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1]。1.1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人体肿瘤的免疫反应细胞由细胞免疫为主导,通过T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的作用来实现,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与这些细胞及其亚群数量减少或比例失调有关[2]o针灸能弱化或对抗药物对T细胞,N

3、K细胞的破坏,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3]。刘炬等[4]等将81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化疗加焦三仙(A组)、化疗加口服中药固本抑瘤三号汤剂(B组)和化疗加中药固本抑瘤三号加灸法(大椎、双侧的膈脸、双侧足三里,C组)治疗,观察灸法和中药复方固本抑瘤三号联合应用对化疗的辅助作用,结果显示灸法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化疗引起的淋巴细胞总数和T淋巴细胞数下降。1.2对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体液免疫在肿瘤免疫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针灸对肿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者具有调整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球蛋白的

4、调节上。周红等[5]将32例肺癌病人分为针药复合麻醉组和全麻组,观察针刺对肺癌手术患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针刺能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1.3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受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一大类内源分子,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效应分子,并能在机体免疫系统内部以及免疫系统与其它系统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针灸通过调节与肿瘤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加强,从而更好地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周红等[6]将60例肺癌手术患者分为针药复合麻醉组和全麻组,观察针刺对肺癌患者r-干扰素的调节作用。结果

5、显不针刺能提高肺癌患者血清中[-干扰素的含量。2改善放化疗后不良反应恶性肿瘤在放化疗过程中常产生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不良反应,不仅影响临床治疗,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针灸被用以缓解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1.1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中医认为放化疗虽能攻散外邪,但常损伤脾胃,脾胃不S3和,运化无权,升降失调,浊邪上犯,从而导致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针灸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之功,被用于治疗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王孝平等[7]将66例放化疗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治疗组)35

6、例与药物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选内关、中月完、足三里及翳风4个穴位,对照组予药物(胃复安,654-2)治疗,结果表明针灸治疗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2.2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其次为血小板降低,严重时可影响血红蛋白而出现全血象抑制。针灸治疗能健运脾温养肾精,被用于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其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主要表现为升白细胞作用。周俊青[8]等将102例化疗患者按2:1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取穴内关、中脫、足三里等)和服药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6、吗丁

7、咻等),观察针灸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的影响,结果说明针灸对化疗患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2.3改善发热症状有些化疗药物常可引起发热,发热后增加身体消耗,发热出汗后又可引起尿少而加重肾脏负担以及水液代谢紊乱等,对晚期的肿瘤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史晓岚等[9]辨证应用荥穴和大椎、曲池、合谷等穴,针用泻法,白化疗之日起,每天针灸1次,每次留针20分钟,和消炎痛栓剂作疗效对比,结果发现用针刺法病人退热起效时间较长,但在治疗退热中出汗情况明显优于消炎痛栓剂治疗。2.4改善化疗后疲劳临床研究发现针灸能改

8、善化疗后疲劳,较为有影响力的一项研究来自MSKCC的Vickers等,该小组在选择了37例实施化疗3周后出现疲劳且有严重贫血、临床抑郁或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指数低于70的患者参加实验。这些患者都完成了平均2年的化疗患者,其疲劳指数基线较高,半数以上处于较危险的状态•第一组25例,针刺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4周;另外一组12例,针刺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6周。结果发现针刺对化疗后疲劳有改善。实验同时发现,患者年龄越大对针刺反应越差,并且每周1次和每周2次的针刺治疗,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