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

ID:33853920

大小:4.58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_第1页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_第2页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_第3页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_第4页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捐助者背后的故事一、杜厦图书馆杜厦图书馆整体造型是一本缓缓打开的书,图书馆周围环绕着河流,寓意“书山有如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绕过馆区的人工溪水,构成了一道人工隔离带,将杜厦馆划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书院式区域,这道溪水盘活了杜厦馆,为她增添了十分幽静的生机。水景动感与建筑空间交织变幻,杜厦馆置身碧蓝色的粼粼溪水之上,平添了一份浮游飘逸的情趣。杜厦为建设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捐资三千万元。南京大学为彰显杜厦情系母校、惠教泽学的义举,决定用杜厦的姓名来命名这座新图书馆,并向杜厦赠送了感谢状。杰出校友

2、杜厦及其夫人杜然女士,校党委书记洪银兴、校长陈骏、副校长薛海林、校长助理周宪以及多位经济系79级研究生校友参加仪式。仪式上,杜厦和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为“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奠基石揭幕,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奠基。二、邵逸夫楼在南京大学内有三座邵逸夫先生捐助的逸夫楼(馆),分别是位于鼓楼校区的逸夫馆、逸夫管理科学楼,以及仙林校区的邵逸夫楼,分别获得邵逸夫项目1000万港元、800万港元和600万港元的捐助。左成慈作为南京大学驻香港办事处主任,从1995年起便开始负责南大境外募捐

3、项目,曾先后见过邵逸夫七八次。左成慈回忆道:“每年过节,邵逸夫先生都会前来跟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大家见到他都会非常注意,不在祝贺他长命百岁,而是祝贺他健康长寿。有一次邵先生请我们在九龙清水湾的小剧场内,印象中好像看了《空军一号》这部电影。”三、左涤江楼左涤江先生生前对南京大学感情深厚,2002年曾捐资200万港币助建我校浦口校区左涤江体育馆,2008年又捐资港币1500万元助建仙林校区左涤江楼、左涤江医院、左涤江天文台。现代医学教育中心项目若通过香港汇丰银行信托基金审查,将再度获得左涤江慈善基金会15

4、00万元善款。四、北大楼“大江东去,五十年的浪头不回头/浪子北归,回头已不是青丝,是白首/常春藤爬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是对北大楼绸缪的思念/整整,纠缠了五十年……”这是余光中的《钟声说》,诗中所及之建筑便是北大楼。北大楼建于1917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A.G.Small)设计,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由于诞生于中西文明激烈冲撞和融合的年代,至今我们依然能从它的外观和风格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这些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墙砖以及盘绕其上的爬山虎,让整幢建

5、筑显得格外宁静、古朴和厚重,一如它所在的大学和城市。历经百年风雨的北大楼如今是南大人心中的圣地。在翠树掩映的校园中,高高矗立的塔楼犹如一位不朽的守望者,无声地言说“诚朴、雄伟、厉学、敦行”的校训。这正是召唤余光中先生跨越那弯浅浅的海峡、回归母校的钟声,也是激荡着每一个南大人心魂的钟声。五、行政办公楼——“扬州楼”南京大学行政楼,又称为扬州楼,位于仙林校区主轴线东侧,总面积约为三万平米,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总体建筑风格端庄、厚重,体现百年南大的特色。仙林校区与鼓楼校区将用“纵切”方式进行分工,“鼓楼

6、校区主要是理科基础学科,文科应用学科和医学院,而仙林校区主要是理科应用学科,文科基础学科及工科。行政楼也是对鼓楼校区北大楼的传承与发扬。另附仙林校区全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