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

ID:33855630

大小:54.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_第1页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_第2页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_第3页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农村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摘要:教学品德与社会课,首先,提起学生兴趣是第一位的;其次,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再次,应从生活现实中取材,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还要从学生自身找寻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重要的是,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兴趣;生活现实自从担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工作以来,笔者一直在探索教好这门课的方法。就怎样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特做以下探讨:一、提起学生兴趣是第一位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每一

2、节课的内容都有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教师要把这些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找谜底。如在教学“唐朝盛世”这一节时,教师要指出:什么叫“盛世”?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唐朝李世民时代是盛世?知人善任、取人所长有什么优点?如何理解"坊”“市”?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会心神专注地读课文,圈点,然后盼着教师抽问,以便抢着回答问题,展现自己。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启发学生有条理地想问题,踊跃加入到讨论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展现自己,并让其他学生补充问题,教师再做完善、总结,师生互动,相得益彰。同时,师生之间也建立了

3、协调的关系,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在不断的学习、教学中摸索,使教学思维愈来愈活跃,把这种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大大好于循规蹈矩的说教式教学。二、从学校实际出发,就地取材,提高教学效率我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前几年,由于没有什么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只能依据课本内容来设计教学。如在教学“领略建筑风采”一节时,学生对此类问题很陌生。教师在提出"欧式风格的哥特式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与我国建筑的风格相同与不同之处”的问题时,就要让学生通过各类途径搜集材料。有的学生上网查询,有的问询家长,有的在课外书中找谜底。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观

4、看视频,让学生进行对照,并找出异同点。如此,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再进行总结,学生抢着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与活力。三、从现实生活中取样,让学生感知自然,提高学习兴趣如在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读课本,等学生了解、认识书本知识后,再让学生在家里动手实践,播撒种子,问询家长,领会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再组织学生展开对“种子发芽”前提的讨论。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再结合相似事例,对学生进行农村科技常识的指导,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加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自觉性,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爱故乡、爱自

5、然,树立建设家乡的意识。四、从学生自身寻找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教学资料不足的情况下,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寻找资源,达到丰富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如笔者在教学“拥有好心情”一课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讲出自身的烦恼,引导学生摆脱困扰。学生之间互相交心,互吐心声,谈感受、出主意、减痛楚、树信心,从而感觉到生活的美好。一个平常不善言谈、学习成绩欠佳的女同学在这种气氛的熏染下终于吐露心声:原来父亲去世,她随母亲改嫁,继父待她比较严格,母亲也不做任何开导,于是她认为继父太过苛刻,总与父母顶嘴。笔者和学生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她攀谈,并与其家长沟通,

6、知道其继父并不是刁难她,而是视她为亲生,要引导她成才,只是方法不当,才造成了如此局面。从这以后,她和父母关系渐渐融洽,心结解开了,笑脸自然而然就回来了,学习成绩也就不断上升了。五、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综合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又贯穿着大量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一是坚持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是以课本中的内容为主线,让学生结合本身实际去实践,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就是教师要结合课本知识点与学生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在教学

7、"公共场所拒绝危险”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了以下问题:在公共场所踢足球行吗?这些举动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在柴草垛旁放鞭炮的举动好吗?这会引发什么后果?随身携带易燃易爆品,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什么样的危害?调查和讨论,让学生明白在公共场所要遵循公共安全规则,明白了安全事故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给社会造成影响和损失的道理。总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并非一般人说的是“副科”,它应该是重中之重的学科。教师一定要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好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