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ID:33855632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1页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2页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3页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4页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30、诗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教学目标:1、揣摩诗歌语言,并赏析2、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培养诗歌的朗读能力,在诵读中进一步感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揣摩诗歌语言,并赏析2、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提问法、讲解法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唐朝有一位诗人,他超凡入俗,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水中行走跋涉。他书生意气,匡济情怀,仁民爱物,悲天悯人,心忧天下,一片菩萨心肠。他就是杜甫,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这位伟大诗人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解题:7上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杜甫诗了,那位同学能

2、给大家介绍一下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他一生仕途不顺,不但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生活也困苦不堪。他的诗篇满怀着对祖国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系,蕴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政治倾向,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变衰,“万方多难”的时代背景,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艺术上孜孜追求,精益求精,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和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后人对于他诗歌的艺术成就和他的人格魅力,尊称他为“诗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在安史之乱+以后,“漂泊西南”

3、时期,761年秋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时写的。我们来看看体裁,“歌”,歌,又叫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以见让人不愉快的事,课诗人却为此写了一首诗,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近“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三、整体感知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这首诗,注意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感情基调。同学们读完以后,心里面是中什么样的感觉,作者难道仅仅是写自己对贫苦生活的感受吗?从字里行间中,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

4、,去触摸诗人这颗想黎民,思百姓,忧天下的爱国之心。7四、诗歌鉴赏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A.这一节写了秋风的威力,作者是通过哪些动词来表现秋风的威力的?怒号:也就是风在咆哮,作者赋予秋风以人的情感,不仅具有动作性,还富有感情色彩,好像秋风故意与他作对,表现了风的大,风的,猛烈和无情。“卷”和“吹”都是风把茅草吹走的意思,两者能不能

5、互换?不能,“卷”更形象化,更有力度,生动表现了秋风的猛烈和无情,与“飞”“洒”“挂”等字相对应B.用几个字概括这节的内容,用哪几个字?秋风破屋,风卷茅屋2“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这样当面作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处,只好回来,拄着拐杖,自己叹息。A.作者在叹息什么?7叹息自己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叹息自己连最起码的尊严都不能维护,叹息世风日下,人情冷漠。3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杜甫就是这样的不幸,“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A.怎样理解“冷似铁”跟随诗人多年的布衾冰冷的像铁,说明了它已经不能给主人取暖了,而杜甫仍然盖着,舍不得扔掉,一床被子就折射出了穷诗人杜甫的苦难命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B.这节讲了

7、什么内容,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屋漏难眠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7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遮蔽天下间贫寒的穷苦人(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A.如何理解寒士?士,就是读书人,寒士就是指像杜甫一样贫寒的读书人。B.杜甫仅仅是想要逛下庇天下的寒士吗?不仅是与杜甫相似的贫寒读书人,从让的“三吏三别”等诗中可以看出他对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所

8、以他关心的还有饥寒交迫的广大百姓.一个人在最无助,最痛苦的时候,越是欠缺,就越想得到。杜甫身处漏屋,在雨中痛苦挣扎,他当然希望雨停,希望有宽敞的房子住,可转念一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