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

ID:33855709

大小:416.8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第1页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第2页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第3页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第4页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财经科学’2010/10总哿1期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与实证分析普雁翔’一一一-一,'--一f一’一f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fff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内窖籀要】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巨丈变化。本文探讨了嘲追业区域转移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9个两位数制造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蛄果表明,运输成拳时制造业选择邻近市场的区位具有重要意叉,出口早向战略、国内需求不足i以及经济发展时国际市场的依赖凸现了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推动了制追业区域转移;随着制造业遵步集聚.案聚经济外部性也发挥了相当作用,经验证据支

2、持马歇尔外郜性和波特外部性的积极影响,雅喜布外部性的证据则较弱;由于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工资调整并没有时制造业集橐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地区闻市场化差异也对制造}业区城转移产生了影响。i【关髓词】对,卜贸易;运输成本;集聚经济;制造业转移;一、引言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计划指令的行政决策确定。随后转向市场经济,伴之于对外开放,这种经济转型对制造业空阔布局产生强烈影响。近来,不少文献结合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对中国制造业集聚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如文玫等人的研究集中探讨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1】认为中国工

3、业的重新定位支持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观点,而且判断1993一1994年中国的工业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方,这意味着交易和运输条件的改善可能会促进工业进一步集聚。而另一部分研究者如白重恩等人则侧重于考察特定因索如地方保护主义对中国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影响。拉J研究认为,地区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顺畅进行是区域专业化隐含的前提,而地方保护主义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产业转移对地区发展差异的影响也受到范剑勇等人的关注。13J认为地区差距扩大在1995年以前表现为以第二产业高份额为主的结构效应,之后转变为结构效应与产业集中效应并重。与此相应,杨云彦注意到制

4、造业区域转移对中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i4J该研究认为在制造业集聚于东部沿海的过程中,劳动力向外移对移出地产生了“就业替代”。内地出现“就业紧缩”。作者简介:聱雁翔(197扣)。男.浙江戈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27),博士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新经济她理学。万方数据《财经科学》2010/10总271期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着眼于研究驱动制造业区域转移的作用机理,并用19个制造业数据做实证研究。文章安排如下:首先,吸收发展经济学的传统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成果梳理村造业区域转移的作用机理;其次,利用19个制造业数据,对开放

5、后各种作用机理对制造业区域转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二、制造业区域转移的机理分析(一)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是强化制造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机制,中国丰富而快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为其提供了可能。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刘易斯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供给的一个经典假设。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现代郝门中非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是与就业和利润一起外生地给定的,由同期短期固定资本存量对劳动的相对需求决定的。因此,只要中心处于外围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包围之中,劳动力的流动就会使工资水平停留在取决于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的需

6、求。富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使制造业部门能够以较低的工资吸引到工人,这促进了制造业集聚的过程。同时,不变或较低的工资水平为制造业加速资本积累,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提供了条件。由此,富有弹性的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集聚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回路。实证研究对此有不同的结果。一种实证研究支持劳动力迁移刺激迁入地需求从而创造了新工作岗位的观点。G帕湘删[5】(957—969)归纳了迁移促进增长自我强化和累积现象的因素:(1)拥有不同人力资本禀赋的迁移者带来技能、发明和创新;(2)迁移者带来物质和金融资本;(3)迁移者创造劳动服务之外的收入;(4)迁移带动迁入地

7、的投资如社会基础设施、房地产等;(5)迁移影响地方提供产晶和服务的价格和利润;(6)迁移有利于扩张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上述每个因素都会导致需求移动,带动区域就业增加。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迁移对工资下降造成的冲击对增加工作岗位刺激微弱,实证研究支持工作岗位增加吸引劳动力迁移而非相反。[6]【l一75)范剑勇则认为外省农民工对流入省份第二产业发展有推动作用,农民工不是替代了本地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而是促进了本地劳动力在第二产业的就业。跨区域流动的劳动力抑制工资上涨,从而制造业没有受到工资调整对企业重新选择区位产生实质性的压力,因此富

8、有弹性的劳动力供给成为制造业向沿海地区集聚的推动力。(二)国际国内市场的替代效应两个地区开展贸易后,工业发达地区将以更低廉的价格满足另一地区对工业品的需要,其结果是另一个地区的工业中心将会因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