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交叉法的妙用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

ID:33856603

大小:8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3-01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_第1页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_第2页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_第3页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_第4页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字交叉法的妙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字交叉原理及在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中的妙用一、十字交叉法的原理(这个各位前辈和大侠都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讲解,简单易懂,在这里就直接用前辈写的东西来说明了,为了符合我的一些习惯吧,还是将里面的东西做了一定的修改)通过一个例题来说明原理。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75,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5。求该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方法一:搞笑(也是高效)的方法。男生一人,女生一人,总分160分,平均分80分。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月月讲解:这个就是咱常用的特殊值法吧,不过思路稍微特殊一点。 方法二:假设男生有X,女生有Y。(X*75+Y*85)/(X+Y)=80

2、整理后X=Y,因此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1:1。 月月讲解:这个就是常用的列方程法 方法三:假设男生有X,女生有Y。男生:X         75              85-80=580女生:Y         85              80-75=5男生:女生=X:Y=1:1。 月月讲解:这一步前辈说的不是很清楚,补充修正了一下,其实说白了,十字交叉的左侧是各部分的量,右侧是混合后的量。 总结一下,一个集合中的个体,只有2个不同的取值,部分个体取值为A,剩余部分取值为B。平均值为C。求取值为A的个体与取值为B的个体的比例。假设A有X,B有(1-X)。AX+

3、B(1-X)=CX=(C-B)/(A-B)1-X=(A-C)/A-B因此:X:(1-X)=(C-B):(A-C)上面的计算过程可以抽象为:A                  C-BCB                   A-C这就是所谓的十字交叉法。 月月讲解:这个是大侠的,不过我个人觉得,十字交叉法用溶液问题来讲解更加浅显易懂,怎么说呢,我们还是通过例题来讲解。有两种溶度浓度的溶液A、B,其浓度为x、y,现将这些溶液混合到一起得到浓度为r的溶液,那么这两种溶液的浓度之比为多少?假设A溶液的质量为X,B溶液的浓度为Y,则有:X*x+Y*y=(X+Y)*r整理有X

4、(x-r)=Y(r-y);所以有X:Y=(r-y):(x-r)上面的计算过程就抽象为:X          x                   r-y                     rY         y                    x-r 这样就看着清楚多了吧,知道是哪个比哪个等于什么值了。 十字交叉法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第一点:用来解决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问题。第二点:得出的比例关系是基数的比例关系。 月月讲解:这个尤其需要注意,因为在资料分析中运用的时候,好多时候都会忘记得到的值是基期的,而感觉到十字交叉法应用错误,不过十字交叉法在资料分

5、析中的用法,我们会在下面有更加详细的讲解。 第三点:总均值放中央,对角线上,大数减小数,结果放对角线上。 说了这么多,基本原理是肯定懂了,那就废话不多了,直接上例题。  二、十字交叉法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后面的这些试题可是月月本人好不容易搜寻到的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速速的呈现给大家了。 例1:要将浓度分别为20%和5%的A、B两种食盐水混合配成浓度为15%的食盐水900克,问5%的食盐水需要多少克?A.250                       B.285                       C.300                       D

6、.325【答案】C【解析】这个很简单吧,就是咱们上面讲解到的内容。假设20%和5%的食盐水分别为x、y,则有:20%的食盐水        x         20%              15%-5%=10%                                                     15%5%的食盐水         y         5%                  20%-15%=5%所以x:y=10%:5%=2:1,则5%的食盐水占900的1/3,也就是300克。 月月讲解:这个就很简单,不用想到底应用那个等量关系来

7、算式,列出算式后又怎么求,反正是节省了一大笔的时间,心里面很舒服的。 例2:某高校2006年度毕业学生7650名,比上年度增长2%。其中本科毕业生比上年度减少2%,而研究生毕业生数量比上年度增加10%,那么,这所高校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有(   )。A.3920人                 B.4410人                 C.4900人                 D.5490人【答案】C【解析】这个题就有一定的难度了,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求出来的比值是基期的值,这会肯定就会有人犯嘀咕了,为啥会是基期的量呢?嘿嘿,先卖个关子,我们在资料分析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