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

ID:33869533

大小:1.6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8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_第1页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_第2页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_第3页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_第4页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变与发展机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2卷第8期地理学报Vol.62,No.82007年8月ACTAGEOGRAPHICASINICAAug.,2007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王成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长时间序列的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一直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考察港口体系的长期演变规律,有助于对目前港口体系发展阶段的判断,并为未来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国内外港口体系研究现状的评述,本文从内河和沿海两个方面,对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系统解析,认为存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南宋、元朝至明中叶、明中叶至鸦片战争、鸦片战

2、争至1949年和1949年至今等六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并且,本文从产业布局、政治经济空间关系、大宗物资运输、国际贸易、外来势力和现代交通等多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演化的基本机理。同时,本文从空间格局演化轨迹、首要港口变迁、驱动机制、港口体系开放性、港口区位和发展阶段等角度,系统总结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关键词:中国;港口分布格局;历史演化;发展机理1引言港口运输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为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组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意义。港口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影响了城市与区域甚至全国的空间结构,国内外学者均对港口研究给予充分关注。国外

3、研究较早,并取得了重要理论突破;20世纪60年代初,Taaffe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海港体系的演化模式,注重港口间的陆向联系,但忽视了水上联系[1]。基于Taaffe理论,Rimmer以新西兰为例建立了港口体系演化理论,开始关注港口的水上联系。70年代始,学者们关注集装箱港研究,重点是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尤其以Hayuth理论为代表,深刻影响了世界港口的地理研究[2-4];此外,港口分异和枢纽港的演化模式也是研究重点[5,6]。中国航运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从秦汉开始,中国港口就有重要的地位和战略意义。50年代初,黄盛璋就中国海港的演化进行了细致研究,但忽视了河港的考察[7];

4、此后,中国学者关注港口地域组合和区域港群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8-10]。90年代末,中国加强集装箱港的研究,重点是布局演化、经典理论和中国实证[11-13]。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港口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主要分析港口功能分化而产生的枢纽港和喂给港等,未能对港口布局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剖析。本文以秦汉时期为起点,对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机理,归纳其发展规律,为中国港口体系发展阶段和演化趋势的判断与优化提供相关借鉴。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版图不同,这影响着港口体系的构成;本文按目前中国版图,研究各时期的港口分布,包括河流、运河、湖泊和海洋等港口形式。各时段的研究方法

5、不同,古代港口研究,主要参考和综述文献进行定性分析;近现代港口研究以数据分析为主,不但探讨其布局,并可分析规模结构。收稿日期:2006-12-08;修订日期:2007-03-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05038112)[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06355026;ChinaPostdoctoralScienceFoundation,No.2005038112]作者简介:王成金(1975-),男,汉,山东沂水人,博士后,主要从事

6、交通地理研究。E-mail:cjwang@igsnrr.ac.cn809-820页810地理学报62卷2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过程2.1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中国已开凿部分运河,以鸿沟为主形成中原水运网,内河运输开始萌芽。秦时,开灵渠,疏治济、汝、淮、泗等水系[14];汉朝整治黄河、长江,形成长安或洛阳至江南、番禺和成都至番禺及长江四大航道。该时期,北方以洛阳为中心,南方以长江干支流为主形成运网,洛阳、定陶、长安、江陵、夏口、豫章(南昌)、襄阳和建业、寿春、京口、临淄等港口开始发展,其中洛阳和定陶为枢纽港。①洛阳:先秦时港口开始形成,秦汉时为发展阶段。西汉时,洛阳

7、年转运数百万石漕粮至长安;东汉时,洛阳是全国漕运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②定陶和开封:前者位“天下之中”,关东水运经泗、济、菏、邗沟等水系以定陶为中转港,转运京都物资;后者是鸿沟、黄淮平原水网的交汇枢纽,港口开始发展。③长安:为秦汉时的重要港口,关东和江淮漕粮经黄河、渭河运送长安,但因三门峡通航条件很差,部分漕粮在两侧设中转仓进行倒仓,因此长安港的规模小于洛阳。④江陵:居长江中游,为长江物资转运枢纽。⑤其他港口:苏州居太湖之滨,为吴国水运枢纽;杭州因江南运河而成为越国水运枢纽;临淄连接济水和淄水而水运发达;雎阳(商丘)居鸿沟中心,寿春居淮河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