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别塔上补天

巴别塔上补天

ID:33871891

大小:85.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3-01

巴别塔上补天_第1页
巴别塔上补天_第2页
巴别塔上补天_第3页
巴别塔上补天_第4页
巴别塔上补天_第5页
资源描述:

《巴别塔上补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别塔上补天:中国当代诗歌英译原文发表于《南方文坛》2012/0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12/09全文转载巴别塔上补天——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研究[①]刘江凯(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邮编:321004)   西方的《圣经》里讲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希望修建能通往天堂的高塔[②],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特意变乱人的口音,使人类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并且把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因此那座塔也被称为“巴别塔”(ThetowerofBabel,“巴别”即变乱之意)。巴别塔的故事其实隐含了不同语言和文明交流的问题。中国也有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不仅

2、东西方对“天”都有一种原始而神秘的崇拜,并且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有着微妙的联系。“巴别塔”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启发我们:尽管人类被不同的语言和文明所区分,相互间积极的沟通与合作仍然可以起到“补天”的效果——即不同语言文明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来促进共同的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讲,“巴别塔”的变乱可能仍然在延续,女娲的“补天”也依然远未完工,现代人的各种文明交流,颇有点象站在巴别塔上补天。25/25  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早在《中国文学》1951年创刊版里就有杨宪益、戴乃迭译李季的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再如1954年北京出版路易·艾黎(RewiAlley

3、)[③]编《人民心声:中国民间诗与民歌翻译》(ThePeopleSpeakOut:TranslationsofPoemsandSongsofthePeopleofChina)。建国初期的诗歌译介多以体现中国民间诗歌风貌为主,和那个时代的政治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或海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出版过代表性的诗歌选集或个人诗集,自然地形成了中国当代诗歌海外传播的独特样态。从这些海外中国当代诗歌集中,我们也能大致地感受到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与变化。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局面变得更加丰富和繁荣起来。一、海外中国当代诗歌“集结”与身份的明晰化除了

4、少数中国当代诗人外,多数中国当代诗歌都是以“合集”的形式出现在西方翻译出版界,因此,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些重要的诗歌翻译合集。就查到的资料而言,当代诗歌的翻译出版大致可分为文革结束前、八九十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文革结束前的海外诗歌选集数量不多,质量却不低,因为编选者比较权威,有限的几个选本各有特点。如1963年纽约Doubleday出版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许芥煜(HsuKai-yu)编译《二十世纪中国诗》(TwentiethCenturyChinesePoetry:AnAnthology,取自封面),这本书也是海外早期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笔者在哈佛访学期间

5、翻阅了这本书,全书大致分为四类:首先是先驱者的诗,如胡适、刘大白、朱自清、25/25郁平伯、冰心、田汉、汪静之;其次是新月派,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第三类是玄学诗人(metaphysicalpoets),只有冯至和卞之琳两位;第四类是象征派,这一类诗人最多,包括李金发、戴望舒、穆木天王独清、何其芳、郑敏、艾青、毛泽东等一共25人;最后是“新民歌”。这本诗选对一些诗人的关注和分类、和当时国内出版的文学史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它选择了一大批当时大陆根本不可能展开的诗人流派,其次,对这些诗人流派的分类即使和今天的文学史比较,也会有着个人研究的鲜明痕迹。这本诗

6、选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海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同于国内的研究视野。不论是历史地回顾,还是现实的考察,海外类似于此的不同视角应该正是我们格外需要关注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著作的详细阅读与分析比较,我们将会从中发现迥然不同于现行文学史的新鲜事例与研究角度,从这些一直被我们忽略或者遗忘的陌生学术领域,重新发掘或者打劳我们一直不为注意的文学史材料,在更加开阔的国际化视野中,以新的研究立场和方法来审视我们的文学史写作与文学创作。文革结束前其他的重要的海外诗歌集还有:1960年由台北Heritage出版,台湾诗人余光中翻译的《中国新诗》(NewChinesePoetry)

7、,可惜没有找到此书,否则很想感受一下由中国诗人翻译中国新诗究竟是什么样子?在我的印象中,当代诗人、北大外语系毕业的西川和别人曾合译过自己的诗。1970年爱荷华大学出版了另一位著名华人学者叶维廉(YipWai-lim)编译的《中国现代诗歌:1955-1965》(ModernChinesePoetry:TwentyPoetsfromtheRepublicofChina,1955-6525/25),1992年纽约Garland出版了出版了他的《隐匿者的抒情:中国现代诗歌,1930-1950》(LyricsFromtheShelters:ModernChines

8、ePoetry,1930-1950),似乎是对前一本选集的补充和回望。早期关于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