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ID:33878065

大小:54.8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_第1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_第2页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吕勇彬(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19848张儿科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处方占统计处方的74.64%,其中单用、二联使用率分别为38.26%、26.33%,临床使用以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头沦菌素类药物为主。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木合理。【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368-021资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我院2012年6

2、—12月儿科门诊处方19848张,记录患儿年龄,处方总数,药名,用药品种,使用频率,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抗菌药物所占百■分率儿童属于特殊用药群体,按各年龄段的用药情况,见表联合用药见表2表1各年龄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统计Tab1Thestatistictableofantibacterialdrugsusedindifferentage表2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Tab2Thestatisticoftheapplicationunionofanti・infectiondrugs2.2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2.2.1抗菌药与微生态制剂、吸附剂联用抗菌药与枯草杆菌

3、、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妈咪爱)处方649张为10.83%,与双八面体蒙脫石处方283张为4.72%。妈咪爱为活菌制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病症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内含有粪链球菌、枯草杆菌,与抗菌药合用易被抑制和杀灭。与双八面体蒙脱石合用,因其吸附作用,可减少口服抗菌药的吸收,降低疗效。因此抗菌药与微生态制剂、吸附剂联合应用时,应间隔2-3h使用为宜。2.2.2溶媒选择不当我院儿科静脉给药几乎都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而青霉素类药物在中性溶液中较稳定,当pH小于4时易分解,其效价降低,水解产物青霉烯酸增多,易引起过敏反应,宜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2.2.3存在的问题,

4、《处方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六款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1]。在所统计的处方中发现,不少采用一位患儿开具两张处方的现象(静滴、口服),个别医师中西医结合,西药、中药处方同时开出,结果造成用药品种过多&洋;5种。3分析与讨论3.1从表1看,0—3岁年龄段小儿的处方占总处方58.62%,抗菌药口服给药16.60%,注射给药26.83%o主要原因该年龄段的小儿自身免疫力弱,易患感染性疾病,需用抗感染药物及时控制,否则容易导致并发症[2]。小儿口服给药困难易引起服药不依从性,不及静脉注射作用强、起效快,想尽快改善小儿病情,早日康复,多选择静脉给药方式,却忽视了静脉给药可能更容易引发A

5、DR(AdverseDrugReactions)□3.2调查结果显示抗菌药的使用率高达74.64%,表明我院儿科抗菌药的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的应用盲目性大,个别医师采取预防性用药或无指征应用抗菌药,存在滥用现象。抗菌药与抗病毒药合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41%),说明部分医师仅凭个人有限的经验用药,盲目联合使用,提示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倾向。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指导意见》[3],规范儿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明确用药指针,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以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避

6、免抗菌药的滥用,提高我院合理用药。参考文献⑴孟志晓•处方管理办法实施[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2004.3.⑵倪映华,缪芬,王玉梅•我院临床药师药物咨询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3):30-31.[3]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一)[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6):42-4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