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ID:33881825

大小:277.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_第1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_第2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_第3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万方数据2006年第2期中国地质教1rCHINESEGEOLOGICALEDUCATl0N117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洪浩(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为德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深入了解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借鉴其先进经验,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词: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372(2006)02—0117—04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充分地研究和分析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色以求总结、借鉴其先进的经验,积极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述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为适应经济起飞对高职人才的大量需求,联邦政府采取在原有职业教育机构的基础上,调整高教结构,大力发展市场急需的、非学术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这一主张,1968年,联邦政府召开全国11个州总理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邦各州专科学校发展协议》。《协议》通过后的3年间,首批70余所以培养桥梁型职业人才为目标的高等专科学校诞生了。这批学校大都是在原工程师学校、中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充实办学条件而改建的。这些学校的建立,为德国高教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德国经济发展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变化,在德国的巴符州,开始试办双元制模式的职业学院,1989年,以法律形式正式确认了职业学院的地位,明确了职业学院毕业文凭与高专文凭的同等职业价值。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行政管理、信息服务、职业代理等职业岗位的要求,又发展了一批管理性质的行政管理专科学校和管理经济学院[1]。经过短短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从数量上看,高职教育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异军突起:目前,学校数已达150多所,约占高校总数的一半以上,且呈发展趋势;其在校生已占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由于高职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受到各界人士的赞誉。现在全国2/3的工程师,2/3的企业管理者毕业于高职学校,他们在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1.实用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被称之为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尤其是“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称赞,享有较高的声誉。“双元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院学习文化和理论及实践知识,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制度。家长在孩子中学教育结束后会为其寻找“双元制”培训位置;企业十分乐意地为青年提供培训位置。而且,由于职业合作教育大学学制较短,而就业机会比一般普通大学多,且待遇较高,因而,读“双元制”学校,竞争很激烈。究其原因,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能够学到真本领;二是上学期间能够拿到企业发给的较高生活津贴;三是学制短,能够尽快就业;四是毕业率高(约85%~95%),比一般本科院校高出5~10个百分点;五是就业前景好,就业后工资比综合性大学毕业生要高出许多。2.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使收稿日期:2006—03—07;修订日期:2005—03—30。‘作者简介:洪浩,男,(1982一),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万方数据118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ION2006年第2期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同时,成为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或者成为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企业型工程师。同时,为了使学生将来在社会中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双元制”职业教育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21培养这种能力的目标是,当职业变更使劳动者原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不适应新的生产过程及工作组织形式时,这种非专业化能力可以使他们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德国高职教育的突出特点。在教学和技能训练中,不主张学生非要按照教师和指导师傅的意图去做,而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使能力培养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和创新。3.灵活、实用的专业设置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设置专业遵循3个原则:一是根据市场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专业是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德国将职业岗位设置为380多个,将各类岗位划分为18个领域。设置专业时,各专业再从各领域中划分出来,在社会有关方面和行业的参与下,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二是校企合作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是由企业直接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企业和学校的代表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三是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设置社会急需专业。德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转移到职业技术教育层面是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的新特点。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定位立足于发展现代技术,即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新技术、体现技术的先进性,重视在新技术领域发展和建立新的专业L3J。4.合理、有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授不但要知识渊博,而且必须有10年以上相关专业的工作经历,熟悉企业的实际生产,大多要有博士学位,一般的专职教师也要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他们与原来工作的单位有紧密的联系,有助于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机会、保证高职教育不脱离实际并且与新技术发展挂钩。德国兼职教师队伍,主要由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有经验的工程师或管理人员组成,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加强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专职教师不易起到的作用。同时,德国还很注重对教师队伍进行继续教育,不仅要更新与扩展他们本身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要不断提高他们进行交流、合作、评价、识别问题、创造性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授同样要开展研究,并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其研究方向偏重于科技开发和应用。5.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20世纪60年代。德国(西德)经济进入以工业为先导的结构调整阶段。为解决经济腾飞及科技发展对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的困难。1968年,通过了《联邦德国各州统一专科大学的协定》,这是德国首次为高等职业教育立法。执行此法,德国各州大力发展与传统大学并行的新型学校——将原为中专性质的各类学校联合改制、扩建为技术学院等专科大学(即现在的应用科技大学)。使高职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1969年,德国又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有关教育法规,如《企业基本法》、《培训员资格条例》、《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等等,各州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1976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确认专科大学具有与传统大学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后至20世纪80年代,德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1.积极营造社会认同、国家干预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氛围要改变当今社会“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首先,要努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回报;其次,要创造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环境,努力办好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需求,让人民群众认同职业技术教育,。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选择职业技术教育,使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不竭之源。国家干预是职业技术 万方数据总第58期洪浩: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启示119教育发展的力量之源:第一,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法律保障体系。1996年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各级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因此要尽快制订与《职业教育法》相配套的法律、规章,使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证。第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要为职业技术教育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搭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立交桥”,修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车道”,开通中职到高职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的“直通车”。第三,发挥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和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要严格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准入制度,积极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通;要加强教育部门与经济部门的合作,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产业界直接参与职业教育,调动地方与行业特别是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上的积极性。2.设立灵活、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为使高职教育更具特色,使职业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职教系统设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主要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有课程及其实施过程。课程的取舍或更新,均严格按照职业群集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要求,按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调整,为在不同层次上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注重增强课程的弹性,兼顾理论和实物,广泛增设选修课数量,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适应性的需要。课程内容的安排上,除强调掌握和应用成熟技术的能力训练外,还适当兼顾科学、技术、经济、管理发展的最新成果的介绍。课程设置与内容围绕社会的需要,坚持以职业对技能和知识的实际需求为课程设置的依据,注重课程的职业功能性。课程实施最终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行面向社区、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经济的“三面向”方针;二是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保证学生上岗、就业的需要。为此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始终坚持产学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组织教学,突出在一线岗位从事现场和实际的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3.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重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强调从事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理论的掌握。要求从事高职教育教师一般应在所教范围取得学士以上学位,并且教技术课的教师必须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实际经验,还应要求应聘者学过教育学课程。具有2年工作经验,没有学过教育学课程者,必须在聘用期限内,修完规定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等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全过程由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组织实施。兼职教师除少部分来自大学外,绝大多数应来自企业。他们应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师及师傅证书,并应有相当长时间的企业工作经历,而且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的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4.与企业广泛合作,充分调动其参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德国“双元制”教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职业教育的成功范例,根本要点在于企业高昂的热情和‘巨额的投入。在德国,一个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联系是否广泛,往往成为衡量其社会知名度高低的标准之一。因此,几乎所有中型以上企业都与职业院校有联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有1/3左右的大学是行业办的。行业办大学,专业面窄,适应市场能力差,有诸多弊端。但行业办学,也有许多优势,学生专业思想明确,岗位意识强,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现在行业办的大学已经寥寥无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策导向,调动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名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现阶段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产业界的联系,巩固与行业、企业的纽带,积极实现行业、企业与学校的互利互赢十分迫切。其中最关键的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业协会、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参考设计培养模式与方案,制订职业技术教育“国家人才培养标准”,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等等。 万方数据120中国地质教育CHINESEGEOLOGICALEDUCATl0N2006年第2期参考文献:[1]王明伦.德国高职教与初探EJ].机械中专.1995,(9):49.E23王旭善.德国高职教育的见闻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4,(5):66—68[3]赵婷婷.德国高职教与专业设置对我国教育的启示I-J].2004,(4):12.TheCharacteristicsandEnlightenmentofGermany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ONGHao(ShandongNormalUniversity,Jinan250014,China)Abstract:TheGermany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pattern,whichhastheimportantinfluenceinthedevelopedcountriesandevenintheworld,isaflagofthe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havingmadethetremendouscontributionsfortheGermanecono—mydevelopment.Atpresent,ou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entersanewdevelopingphase.withthoroughunderstandingofthecharacteristicsofGermany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wecanprofitfromitsadvancedexperience,SOthatitwillhavethepositiveinfluencetOthedevelopmentofourcountry’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Keywords:Germany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characteristic;enlightenment(上接第116页)TheInvestigationforCollegeStudents’LovePANXin,ZHAOKai,WUWei—wei,GUANYing—zhi,HANYun(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Sinceseveraluniversitiesproclaimundergraduatestudentscanmarryduringstudy,ithasevokedthefierceresponsesofpublic.OurinvestigationgroupusedthemethodofquestionnaireandsomemethodsofstatistictOanalyzethesituationabouttheattitudeoflove,motivationofl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loveandstudy,etc.Furthermore,thepaperputsforwardsthatduringundergraduateyears,theyaresupposedtobecautiousandresponsiblefortheirlove.keywords:love;emotion;stratifiedsampling;obligatio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