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

ID:33907562

大小:56.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_第1页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_第2页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_第3页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_第4页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特点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临床特点,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压对照组136例(血压W139/89mmHg);IDH组138例,收缩压0.05)o结论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存在明显体质及代谢异常,控制体重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甚为重要。控制体重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亦同样适应于正常血压超重及肥胖者。关键词:单纯舒张期高血压;高血压;中青年中图分类号:R544.1R2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349(2012)121433

2、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变化,人口老龄化,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出现老年多发及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防治高血压对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分三种亚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DH)o本研究对中青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特点作初步探讨,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为2011年8月-2011年9月市直机关在职人员的体检人群,根据血压水平选择年龄、性

3、别基本相配的人群分为3组。IDH组138例,年龄25岁〜60岁(43.7岁±7.9岁),男126例,女12例;SDH组64例,年龄23岁〜60岁(47.0岁±7.7岁),男56例,女8例;正常血压组(对照组)136例,年龄26岁〜60岁(43.5岁±8.0岁),男125例,女11例。通过询问病史及有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各种感染、肝胆肾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1.2方法早晨空腹抽血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1.2.1血压测量及判定使用台式水银柱式血压计,采用标准化方法专人进行测量。血压测量前至少休息5mino

4、以右臂坐位为准、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2min,取其均值为血压值。血压的判定标准,正常血压:在未用抗血压药的情况下,血压W139/89mmHg(1mmHg=0.133kPa);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在未用抗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本研究对象多为中学教师、银行职员、交通警察,相对体力活动少,工作压力大,超重肥胖,与血压正常者相比运动耐量差,心率偏快,心脏负荷增加致心室肥厚增多。新近长达10年的人群随访研究证实,髙血压左心室肥厚为急性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独立的预测指标[9]。我们之前的另一研究发现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体表

5、心电图TpTe值增大[10],即这类患者可能心电不均性一增大。随着年龄增大、衰老的进程,高血压病程增长,血管老化、僵硬度增大,大动脉弹性减低及动脉硬化,IDH最终转变为SDH或ISH[3]。因此,可以把IDH看做高血压的早期阶段,防治的主要时期。总之,对中青年IDH和SDH患者控制体重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综合措施之一。需要提出的是本研究正常血压组,超重肥胖者达58%,其中包含正常高值血压,而正常高值血压有4倍的几率进展为高血压[11],因此对于超重肥胖者控制体重,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也非常必要。参考文献

6、:[1]黄宛•临床心电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436.[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5.[3]黄建风,WildmenRP,顾东风,等.我国成年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710.[4]FranklinSS,PioJR,WongND,etal.Predictorsofnewonsetdiastolieandsystolichypertension:Th

7、eFraminghamHeartStudy[J].Circulasion,2005,111(90):11211127.[5]FangXH,ZhangXH,YangQD,etal.SubtypehypertensionandriskofstrokeinmiddleageandolderChinesea10yearfollowupstudy[J]・Stroke,2006,37(1):3843.[1]陈纪春,段秀芳,黄广勇,等•体重指数与不同亚型髙血压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6,14(6):432435.[

8、2]曹瑞林,李昱,彭冬迪,等•血压水平与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及静息心率的变化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4):58995900・[3]NietroFJ,IribayyrnC,GrossMD,etal.Uricacidandserumantioxidantcapaticy:Areactiontoatherosclerosis[J]・Therosclerosis,2000,148: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