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

ID:33915622

大小:17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_第1页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_第2页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_第3页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_第4页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流体力学自助实验之自吸式虹吸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实验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指导老师:毛根海实验成员:李焕龙叶柳军王必刚班级:土木工程0101结构班实验日期:2003年12月7日4工程流体力学自助实验之自吸式虹吸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实验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模型实验摘要:基于虹吸管在山区水库等地方的水利输送中节省能量、安装简单;结合射流器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和不需要外加能量,用实验装置模拟自吸式虹吸管。关键词:自吸式虹吸管、真空阀、设计Ⅰ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如下:如下图所示,有两个上下高差为3m的水

2、库,用管道沟通,要求按需要随时可以控制水流从上水库流到下水库。Ⅱ理论分析我们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如图所示(见工程管道设计图纸),在上下水库之间架设一道自吸式虹吸管。在虹吸管上安上一个真空破坏阀,一个真空泵。在过流的情况下,抽气阀关闭,通气阀打开时,虹吸管顶部负压吸气,使虹吸管断流;在断流的情况下,关闭通气阀,打开抽气阀,虹吸管的空气被抽去,管顶充水,使虹吸管恢复过流。本设计方案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本设计区别于一般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真空泵,所采用的是水力射流真空泵。如图所示(见工程管道设计图纸),在上水库的作用下,射流器产生过流,在A处,由于截面变小

3、,由连续性方程得,A处的流量增大,即动能增大,由能量方程知,该处压能减小,从而在此处产生负压。这样,在断流的情况下,关闭通气阀,打开抽气阀,打开阀门a,射流器进入工作状态,在A处产生负压,利用一段导管,把负压引导到B处,虹吸管内的水柱由于受到内外压力差的作用而抬高,只要负压足够,水柱就能被外界大气压压上来,导通虹吸管,产生过流。关于本设计的可行性问题,我们注意了两个问题,⑴4工程流体力学自助实验之自吸式虹吸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射流器负压是不是足够大,能不能使形成的压力差把水柱压到足够的高度;⑵使虹吸管导通的时间是不是足够短,是不是符合要

4、求。一个是可能性问题,一个效率问题。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我们的方案就可以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工程了。先来看问题⑴,射流器产生的负压是不是足够大,能不能使形成的压力差把水柱压到足够的高度。*模型中射流器产生的负压计算*忽略能量损失,列能量方程:H=62.8-13.7=49.1cmH0=H1+V2/2g+P1/ρg=H2+V2/2gV1A1=V2A2=QA1=π×72/4A2=π×142/4解得:P1/ρg=-152.3cm由结果可知,射流器所产生的负压完全能满足设计要求。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把水柱压上来的时间是不是满足实际使用要

5、求。在此,由于我们没有相关的理论可以运用,因此只能够通过实验来得出所需的时间,然后通过相关的比尺来推算实际工程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TP=TM*λt只要它能满足工程要求,那么问题⑵也就解决了。Ⅲ模型实验及结论㈠、模型实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确定排空所需的时间,来推算工程中实际所要的时间,看看本设计方案是不是符合工程要求;另一个是,实验所得的真空度能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㈡、我们先按照一定的比尺制作了实验模型。模型图纸设计(见附图)㈢、本模型实验依据工程要求的过流量以及理论分析部分提出的两个问题:⑴射流器负压是不是足够,能不能使形成的压力差把水柱压

6、上来;⑵水柱被压上来的时间是不是足够短,是不是符合要求。一个是可能性问题,一个效率问题。确定需测量的参数:⑴虹吸管过流量,通过测量它来确定我们的设计是否满足工程要求。⑵射流真空泵产生的负压,通过测得的负压的大小来确定效率最高的水力射流真空泵的管道设计。⑶系统排空时间,通过实验测得的时间推算实际工程排空所需的时间,看能否满足工程要求。Ⅳ、实验数据记录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通过十次实验,分别测得了U型管的左右液面高度,和使虹吸管连通时所达到的时间,4工程流体力学自助实验之自吸式虹吸真空阀及其管道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表次数h1(cm)h2(cm)

7、h(cm)t(s)131.98.123.878232.37.125.2106332.27.225.076432.86.326.570533.15.927.275633.25.927.365733.25.827.4618(舍去)33.35.627.7236932.36.625.7641031.08.023.075h平均=25.88t平均=74.44考虑能量损失,此次模型的真空有效利用率为:25.88cm/152.3cm×100%=17%*利用率低下的原因:(1)在理论计算中没有考虑沿层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2)模型的密闭性不好通过实验在实际应用中

8、的体现:由于此次模型中用的虹吸管的内径φ=2cm,射流器的吸气管的内径很小,在加上真空度不是很大,故吸气的时间较长,对比模型中的吸气管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