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ID:33917682

大小:222.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_第1页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_第2页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_第3页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_第4页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膜下滴灌调亏对加工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11*22颉君丽,张恒嘉,李有先,薛燕翎(1.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张掖市灌溉试验中心,甘肃张掖734000)摘要:通过加工番茄不同生育期膜下滴灌水分调亏试验,研究了水分调亏对土壤水分、株高、干物质积累、经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占田间持水量55%的水分调亏滴灌可以实现在降低灌溉水量、耗水量和移栽前后土壤水分的同时显著(p<0.05)增加加工番茄单株果数、单株果重、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花期和盛果期分别施以上述水分调亏则结果相反,其中以花期表现最

2、为显著(p<0.05),其次为盛果期。全生育期不进行水分调亏和仅在采收期施以水分调亏产量虽显著(p<0.05)增加但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却显著(p<0.05)降低。关键词:加工番茄;膜下滴灌调亏;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目前我国北方干旱区农业面临降雨量不足,灌溉水源有限及地下水开采受限三大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灌溉水源的高效利用对农业增产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膜下滴灌将覆膜种植和滴灌技术相结合,[1]是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一种灌溉技术,而调亏灌溉是一种在作物某一生长阶段进行适度水分调亏而对作[2]物产量影响较小的灌溉技术。目前,国内外对覆膜、

3、滴灌、调亏灌溉等单项技术已成功应用在果树、棉花、[3-5][6-7]小麦、玉米等作物上,这些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目前对膜下滴灌和调亏灌溉综合灌水技术在大田作物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我国西北绿洲农业区,这里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日益紧缺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加工番茄产业作为该区近些年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实施水分调亏对加工番茄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显得很有必要,这对丰富绿洲灌区农业节水技术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1研究内容与方法试验于2009年5-8月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进行。该站位于张掖

4、市甘州区平原堡镇,东经100°26′,北纬32°56′,海拔1482.7m。该区气候干燥,水源不足,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25mm,多年平均蒸发量2047.2mm,加工番茄生育期内(2009年5-8月)实测降水量为60mm。试区土壤为中壤土,田间持水量为322.5%,PH值为8.4,土壤容重为1.5g/cm。供试品种为当地番茄主栽品种里格尔15号。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并设有保护区,小区之间有埋深为0.6m的塑料薄膜以防水分互渗,采用膜下滴灌种植形式,设2个灌水梯度,即调亏水平为田间持水量的70%和55%,分别在苗期、花期、盛果期、采收期4个生育期施加不同

5、程度的水分调亏(表1)。每一处理重复3次,灌水定2额为225m³∕hm。土壤水分测定采用烘干称重法,每隔7d测定1次土壤水分,观测深度为0~10cm、10~20cm、20~40cm、40~60cm,灌水时间依0~6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情况而定,即当土壤水分低于设计水平时进行灌水,灌水次数不限,灌水量由水表严格控制。每个生育期末随机抽取5株植株并取其地上部分和根系,在根系洗净后和其茎秆一起在70℃烘箱内杀青一小时,再置于太阳光下自然风干至重量不变时测定其干物质重。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金项目:国

6、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44)作者简介:颉君丽(1978-),女,汉族,甘肃天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土工程。*通讯作者:张恒嘉(曾用名:张步翀)1a表1加工番茄膜下滴灌调亏试验设计处理苗期花期盛果期采收期Ⅰ70707070Ⅱ55707070Ⅲ70557070Ⅳ70705570Ⅴ70707055a表中数据为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下限(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数)。2结果与分析2.1土壤水分动态图1为膜下滴灌加工番茄全生育期0~60cm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化。从图1可知,不同处理从移栽到生育期末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水分调亏处理与其它处理比较土壤含水率较低,但复水后

7、有所回升。移栽前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基本保持一致。处理Ⅱ苗期经受水分胁迫其土壤含水率较其它处理为低,处理Ⅴ采收期经受水分胁迫其土壤含水率最低。由于苗期加工番茄植株弱小,叶片数较少,田间耗水主要以土壤棵间蒸发为主,土壤含水率变幅较小,而采收期由于叶片枯萎,叶面积减少以及叶片生理功能减弱,土壤含水率变幅也较小。处理Ⅲ和处理Ⅳ分别在花期和盛果期进行水分调亏,而花期与盛果期是加工番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功能叶加速生长,植株体较大且连续结果,农田耗水转向以蒸腾为主,耗水量明显增加,同时该期也是果实形成与生长的阶段,属于水分较敏感时期,因而土壤水含率变幅普遍较苗期和采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