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

ID:33920317

大小:5.70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2-24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_第1页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_第2页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_第3页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_第4页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7A文】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开发方案之地面工程1总论2开发方案3集气工程4防腐保温5仪表6通信工程7给排水、消防8供配电9供热、采暖通风10维修11建筑结构12苏20区块区部13道路14节能15环境保护16职业安全卫生17组织机构及定员18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汇报内容1总论1.1设计依据1.《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初步开发方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鄂尔多斯分院。2.《苏里格气田30×108m3/a产建骨架工程地面建设工程部分》.3.《苏里格气田30×108m3/a开发规划地面建设工程部分》《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

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199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其他相关规范、标准。1.2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苏20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中西部,其东部为苏36-11井区,南部为苏14井区,属鄂托克旗所辖。苏20区块1.3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田区域处于毛乌素沙漠的南部,地貌类型主要为沙丘。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或小于Ⅵ度。1.4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气象气象要素单位鄂托克旗平均气压hPa862.3

3、气温年平均0C6.6极端最高0C36.7极端最低0C-31.4平均相对湿度%48年平均降水量mm277.2年平均蒸发量mm2462.2风速平均m/s3.2最大m/s28.0最多风向N地面温度平均0C9.2极端最高0C68.8极端最低0C-36.9日照时数时3045.4大风日数天40.9雷暴日数天25.9霜日数天61.9最大积雪深度cm9冻土深度标准冻深cm117.5最大冻深cm150.02开发方案2.1.1苏20区块概述1.地质情况苏20建产区块面积158km2,其中探明区面积116km2,储量136.88×108m3。2.开发层系盒8段是气田的主力层段。2.1开发方案2.

4、1.2开发方案1.开发方案概况建产总规模3×108m3/a,钻井197口,累计建生产井177口。产能建设期2年。以后每年均需钻新井弥补递减,稳产11年,递减期7年,最终累积产气量40.91×108m3。方案不考虑利用探井及评价井,采用衰竭方式开发,稳产期末的井口最低压力为0.5MPa,之后气井转入定井口压力生产。2.1开发方案2.单井生产指标预测苏20建产区块三类井的比例分别为Ⅰ类井33.9%、Ⅱ类井37.3%、Ⅲ类井28.8%。三类井生产初期的配产分别为:Ⅰ类井以3×104m3/d配产,稳产1.5年,共生产7年,累计产气量为3483×104m3;Ⅱ类井以2×104m3/d

5、配产,稳产1年,共生产7年,累计产气量为2195×104m3;Ⅲ类井以1×104m3/d配产,稳产1年,共生产6年,累计产气量为1081×104m3。2.1开发方案3.废弃条件废弃地层压力2.2MPa,废弃单井产量0.14×104m3/d。4.井网和井距根据方案设计的每年钻井数按照先打优选区,然后探明区,最后滚动扩边的顺序,在骨架井井间加密钻井,最终形成东西向井距为600m,南北向排距为1200m的井网。2.1开发方案2.2.1天然气组分苏里格气田天然气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天然气组分基本稳定,主要组分:甲烷(CH4)91.56%,乙烷(C2H6)5.19%,氮气(

6、N2)0.640%,二氧化碳(CO2)0.880%,基本不含H2S。2.2.2产水特征单井生产水气比约0.487m3/104m3左右。2.2.3生产凝析油特征油气比在0.05-0.07m3/104m3之间,凝析油C值主要分布在C6-C12之间。2.2流体性质3集气工程3.1集气工艺3.1.1井口集气工艺1.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采气管线不保温方案(方案一)通过实施井下节流工艺,生产初期控制井口压力,使在该压力下生产时,气流温度高于对应压力状态下水合物形成温度。集气流程为:经井下节流后,1.3MPa的井口气,通过采气管线输送至集气站,在集气站经常温分离、增压后外输。方案优势:

7、井场不设加热炉、采气管线不保温,井场无人值守,便于管理。3.1集气工艺2.井口加热节流,采气管线保温输送方案(方案二)生产初期气井井口加热节流到4.0MPa,到集气站约3.5MPa,不增压直接外输;井口压力下降后,集气站增压外输。集气流程为:通过井口加热节流,生产初期井口流动压力控制在4.0MPa,井口加热、保温输送、集气站常温分离外输。到集气站压力降至3.5MPa以下时,集气站增压外输。方案优势:充分利用地层压力能,初期预计可延迟集气站增压时间约1年左右。3.1集气工艺以辖22口井集气站为例,两方案综合比较见下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