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pdf版本)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

ID:33924965

大小:9.54 MB

页数:465页

时间:2019-02-28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_第1页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_第2页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_第3页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_第4页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pdf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货币银行学经贸学院陆雨主讲1使用教材教育部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殷孟波主编:《货币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框架★三根支柱:货币,信用,银行★一个空间:金融市场★上有调控:中央银行,金融总量与均衡,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发展★外有扩展:国际金融关系(外汇,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第1章货币概览•学习目标: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讨论货币的概念、职能;货币的演变、货币制度以及货币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货币是什么•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演变的过程•中国当前的货币•区域本

2、位货币与国际本位货币•货币与经济运行的联系41.1货币的定义▲货币(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货币具有普遍的接受性。△(1)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是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2)存款货币(depositmoney):在存款货币银行帐户上可使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3)货币与财富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换的手段,

3、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和象征,是价值储藏的最佳手段。但财富不仅包括货币。一、*马克思定义的货币及货币的起源(一)定义•马克思定义货币是从货币是商品的角度来定义的,即: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对其定义应注意:•1、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2、货币又是特殊商品。这种商品不是为了消费的,而是为了用来交换其他商品的。由于是用来交换其他商品的,因此就是起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用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二)货币的起源然性,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4、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1、物物交换。原始社会是按需分配,生产多少消费多少;随着生产的扩大,产品的丰富产生了交换的需要。用一种产品交换另一种产品。表现为: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都是直接交换。2、间接交换。有交易媒介的交换。某一物品由于使用价值需要的人多,经常与其他物品交换,人们为了能顺利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就将自己的商品先交换为该种商品,再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此时这种商品马克思称为一般等价物,此时的价值形态为一般价值形态。随着长期固定在某一商

5、品上,该商品成为货币。历史上货币经历了实物、金银、纸币等不同形式。二、货币的演变(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作为货币的价值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相等的价值。即它本身既是商品,同时又发挥着货币的作用。◇实物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朴素的商品货币,以其自然物理形态作为货币;第二个阶段是贵金属货币。贵金属由于其自然特性的优点而最终取代了其他货币材料。(二)代用货币•为了克服金属货币的不足,人们用一些价值比较低的金属或者纸张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它在流通中代表着贵金属货币的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低于

6、它作为货币的价值。•代用货币克服了贵金属数量不足对商品流通的限制。•代用货币的发行基础是贵金属。要保证代用货币的正常流通,与贵金属货币的自由兑换是必需的。(三)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信用卡、电子货币等。•信用货币的量直接与中央银行的信用规模相关。信用货币具有较强的弹性。通过信用规模的调整,可以影响经济的规模。所以调节中央银行信用规模,维持适度的信用货

7、币量是任何国家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1.2货币的功能中国的经济学家通常将货币的功能描述为: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价值贮藏、⑤世界货币五大功能。一、价值尺度▲概念: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作用: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价格: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价值,而外在的决定因素为供求,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

8、力,价格指数与货币购买力成反比。二、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特点:①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