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

ID:37020952

大小:7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15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_第1页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_第2页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_第3页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_第4页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1176《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老版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601613其它中文名称货币金融学,金融学课程英文名称MoneyandBanking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全校任选课适用专业金融、经济、国贸、统计、会计、工商等专业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学分学时3学分,共51学时,其中理论课51学时,实验0学时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方法平时30%;期中0%;期末70%;实验0%大纲撰写人及日期王尤于2006年5月修订,钱水土审核定稿课程简介《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经济学(含金融学)专业本科生

2、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学科基础课。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一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金融机构体系构成和银行的一般理论及业务,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机制、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建议教材作者:曹龙骐.书名:金融学.(2003版次).出版地:北京.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2003年7月参考书[1]黄达.金融学.(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3]戴国强.货币金融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TheEcon

3、omicsofMoney,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第六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美]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Finance).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二、课程的对象和性质本课程为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货币银行学》是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金融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理论课。本课程通过探讨货币、信用、利率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行机制,来解答现实中货币与金融方面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基于该课程基础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

4、中我们强调学生必须掌握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而为后面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货币的基本理论、信用与利率理论、货币的供给理论、货币的需求理论;了解和熟悉银行、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和主要业务;并在此基础上掌握金融宏观调控的基本方法。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金融问题的现状,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货币银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货币银行理论及最新研究

5、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及最新发展;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修完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基础上而开设。四、授课方法根据教学要求,对于关键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问题的主要方法以及核心理论等均设计了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思考问题,推荐相关的书籍引导同学大量阅读,积极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在大量阅读和观察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相关论文、研究报告和读书笔记,教师通过指导,鼓励、帮

6、助并推荐发表。在前面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上,组织课堂讨论,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只详细地述说相关的理论解释,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点评,不搞一言堂式的结论。除此之外,对于授课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有意义和有趣味的问题,或要求同学设计问题提问教师,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金融领域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解,也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各单元(章)的学时进度可参考本大纲的建议,但任课教师可自行做出具体安排与适当调整。五、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含学时分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课时安

7、排:6课时教学要求:1.了解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趋势;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2.理解从不同的角度所观察的各种货币的定义、分类和职能;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3.掌握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和不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现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与特点。4.掌握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以及我国目前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是本课程的入门基础。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1.货币在经济中发挥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作用;不同职能的特点。2.货币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