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

ID:33926852

大小:246.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_第1页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_第2页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_第3页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_第4页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4卷第3期JOURNALOFJINANUNIVERSITYVol.24No.32002年5月(Philosophy&SocialScienceEdition)May.,2002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其评述陈雪梅,赵珂(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摘要]科斯在1937年提出交易费用企业理论以后,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这些发展包括:威廉森的最优科层理论、艾智仁与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与监督理论、张五常的契约决定理论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尽管初步解释了企业的出现以及企业的边界问题,但是还需要对一

2、些概念问题,比如与交易费用有关的概念、与企业定义有关的问题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关键词]交易费用;科斯;新兴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2)03-0020-07对于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以及企业的边界如何确定这些企业理论问题直到科斯1937年《论企业的性质》一文发表之时才有明确的回答。此后,经过威廉森的最优科层理论、艾智仁与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与监督理论、以及张五常的契约决定理论的发展,经济理论界产生了一套以交易费用为核心概念的企业理论。之后,杨小凯等经济学家用数学模型将科斯、张五常的观点精细化,建立了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的

3、所谓新兴古典的“间接定价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将交易效率最低(即交易费用最高)的活动卷入分工。这些以交易费用为核心的企业理论,虽然一向受到功能决定目的和反历史主义的责难,但它作为今天经济学中主流企业理论的地位却难以动摇。交易费用企业理论在解释企业何以出现的同时,也回答了企业边界或企业规模如何决定的问题。一、交易费用企业理论的出现及其发展(一)科斯的《企业的性质》科斯论文的新颖之处在于它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企业这种经济实体出现的原因及企业的范围,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企业外部,价格变化引导生产,这种引导是通过市场上众多的自愿交易实现的。在企业内部,这种市场的自愿交易

4、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家直接指导生产。这两种引导生产的选择截然不同但又能够相互替代,所以,企业是镶嵌在市场中的非市场实体,它组织生[收稿日期]2001-09-30[作者简介]陈雪梅(1964-),女,湖南韶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理论教学与研究;赵珂(1976—),男,贵州桐梓人,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79930400)。·20·产的方式不是依赖讨价还价的自愿交易,而是一种命令与指导,或通常称其为管理的企业家[1]活动。发现市场的运作需要成本,或者说自愿交易也存在着费用,而不是主流经济学通常所认为的“免费的市场”,这是科斯的一大创新。

5、可以说,交易费用,是科斯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其他企业理论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对科斯来说,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是企业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市场在组织生产和销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花费的成本大于用企业来完成同样工作时所花费的成本时,企业就出现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能够解释为什么一些经济活动在企业内部进行,另一些却通过市场来组织,也就是说,它对企业边界或规模的确定给出了理论诠释。科斯认为,在给定企业存在前提下,对于某一经济活动,当用市场来组织时所花费的交易成本大于企业组织生产所花费的管理成本时,就用企业去组织,反之,就用市场。(二)威廉森的最优科层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威廉森提出了最优科

6、层理论。他认为企业是用一个科层结构来组织分工。一般来说,科层越多,协调起来越容易,但管理人员的开销大;科层越少,管理人员越少,但是协调却很困难,造成生产力的损失。要取得最优的科层就必须折衷这种两难冲突,这种最优的科层结构就决定了企业规模。威廉森所指的这种科层并不是企业所独有的,市场也存在类似于科层的分层结构,比如批发零售网络。所以,威廉森的理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理论。(三)团队生产与监督1972年艾智仁与德姆塞茨在一篇著名论文中,对科斯进行了猛烈的批评。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是镶嵌在市场经济中的非市场实体,市场规则适用于一切企业之间的活动,但这些规则却一律被排除在企业的大门之外,

7、企业内部的运作只受到管理规则的制约。艾智仁与德姆塞茨认为这一错误观点在于混淆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交易的特征,而这两者之间的根本性区分并非一个是市场行为,而另一个是非市场行为,问题的关键是企业的团队生产。艾智仁与德姆塞茨对团队生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团队生产与企业最优契约安排之间的关系,从而第一次将企业理论与企业剩余权挂上了钩。企业为什么会比市场节约费用呢?艾智仁与德姆塞茨认为,企业内部是通过团队化的协作,实现了专业化生产的高效率,然而在团队生产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搭便车等行为,这就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