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

ID:33927929

大小:2.4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28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_第1页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_第2页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_第3页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_第4页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安徽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匙各签字日期:2。降年(月勿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安徽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徽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2、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建乙每导师签名:2群签字日期:二p纤年5月20日签字日期:≥p牛年f月20日摘要《红杂志》是20世纪二十年代1日派文学“中兴期”的代表性期刊之一,其前身是施济群于1921年1月创办的杂志《新声》,出满100期后更名为《红玫瑰》继续发行,终刊于1931年1月。从1921年到1931年,杂志虽两番更名,却在创刊宗旨、文学旨趣上一脉相承,故可作为一个整体考量。十年办刊历程中,《红杂志》既保留了清末民初通俗文学的创作传统,又因根植于--=十年代上海现代化土壤中而衍生出新

3、的创作元素和文本内涵。然而,目前研究界对于《红杂志》的探讨多集中于外部研究和一些描述性介绍。事实上,《红杂志》的产生在时间的横轴上介于传统观念淡化、现代观念形成之间,在空间的纵轴上与其所处的上海现代都市环境紧密相关。对《红杂志》的考察可以从时间节点上生发出1日派文人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观念转型的研究视角,或是从空间节点上将“都市与作为现代媒介的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视为独立的现象进行研究。介于以上二者间很难截然分开和正是在时代变革与新兴都市的崛起中,期刊作家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原因,本文将立足都市空间的角度理解《红杂志》写作的现代性意义。无论是战争阴霾中的上海、

4、开埠后的上海,还是工业化运动背景下的上海、声光化电映衬中的上海,《红杂志》所面对的空间注定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存在。这首先表现为《红杂志》中的“重现代性"书写。它打破以往研究界以“消闲趣味”对杂志做出的简单化界定,在对现代性的空间意义的强调中,表达旧派文人对战争带来的空间破坏性的控斥与恐惧。此外,现代性“器物”影响下,都市下层百姓的生活情感体验,也将在本文的第一章予以详细论述。其次,作为现代媒介的通俗期刊,‘离不开对都市消费空间和市民心理的把握,这是通俗期刊的共识。就《红杂志》而言,它的“亲民”主要源自杂志的“轻现代性”展示。这部分文字,既与第一部分“重现代性"内容相互映照,又体

5、现了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市民阶层压抑的情感白日梦、隐匿的欲望和苦闷。这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得到论述。第三,都市情感作为现代特有的一种生存方式,既体现了都市进程加快后两性交往的新表征,又承载了作家面对世俗伦理失序所隐含的忧虑与思考。如果说前两部分是作家面对都市“现代性”的“若有所思”,那么本文的第三部分将通过作家试图在传统记忆中寻找减轻都市焦虑的良药这一现代性视野下的民国期刊<红杂志》研究举措,来说明期刊写作本身具有的现代性意义,这是对《红杂志》文本特点的综合性概况。关键词:红杂志;现代性;都市情感;伦理焦虑;IIAbstractRedMagazineisoneofthereprese

6、ntativejournalsofoldliteratureduringitsresurgencein1920s.ItspredecessorisNewVoicefoundedbyShiJiquninJanuary1921,NewVoicewasrenamedRedRoseafterthe100issueWaspublished.ThelastissuecameoutinJanuary1931.AlthoughthemagazineWasrenamedtwiceduringtenyears,theaimofthejoumalfollowedliterarypurport,whic

7、hcallbetreatedasanoveralldecision.Duringthetenyearsofdeveloping,RedMagazinenotonlykeptthetraditionofwritingfromQingDynastyto1920s,butderivednewcreativeelementsandtextimplicationfromthemodernizationofShanghaiin1920sand1930s.However’nowadaysth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