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ID:33942491

大小:12.31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3-01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1页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2页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3页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4页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以沈阳市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施彦阜Ⅵ1年ft月2口Et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时代背景。新经济时代的全球化浪潮下,垂直分层的城市等别体系已初步形成,几乎所有的城市均在不同范围内的等别体系中扮演着自身的角色,并积极谋

2、求提升等别,参与更加广泛的竞争与合作,其中尤以大城市最为活跃。随着同期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大城市不仅是地域形态上的空间节点,更是在人流、物质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中重要的运转枢纽与集聚中心1。从这种意义上讲,大城市谋求发展的夙求,实质可理解为如何在网络体系中吸引更多的流体并加速其运转,实现对更多资源的驾驭,以强化中心地位,提升城市等别,集聚信息流等流体,并加速其运转。这不仅从社会、经济、政治角度要求城市具备必要的功能和地位,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城市必须提供给各种流体生成、汇集,转化、循环等运转活动的空间与路径。因此,只有各种流体能够在城市地域

3、空间内高效顺畅地移动与配置,城市才具备了真正意义的竞争力,即形态层面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灵活性与高效性的特点,才能逐渐拓展出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正跨入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时期。20世纪的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代化通常与快速的城市化相伴随。我国目前已处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快速发展阶段。经历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内城市发展在面临着国际竞争和信息技术更新等压力的同时,还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体制遗存问题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责。这些压力和职责均集中于大城市,表

4、现为大城市一方面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体,一方面也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交错的焦点。其中,地域空间层面上部分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失衡是最直接的表象与成因。找寻大城市空间结构的科学发展模式已成为实现大城市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核心问题之一。’孙世界、刘博敏著,信息技术发展与城市等级体系,天津大学出版社,∞a7,30-31'第1章绪论(2)城市背景。作为东北最重要的大城市,沈阳的空间结构发展则面临着更多的羁绊。近代以来,重大项目的选址一直左右着沈阳的城市发展方向,工业化初始阶段的铁西区、大东区;建国以后的各个工人村、军工产业区等项目都直接影响着今

5、日沈阳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虽然很难说这些项目的选址就没有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问题,但是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发展思路,以及来自于上层的决策压力使沈阳的城市空间发展受到一种非连贯的逻辑所支配。而这种碎片式的思维方式最终都体现在城市的空间形态上,从长远看这是需要沈阳付出沉重代价的。体制革新与经济增长目标下,城市被越来越强大的产业区所包围,非但不能突围,反而作茧自缚,积重难返。而从城市发展历程中看,现今沈阳城市空间结构仍处于一个十分活跃的变更阶段,也是其稳定结构的形成阶段。4十一五”时期沈阳的发展重点仍坚持以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经济发展平台1。城市的快速发展使沈阳有可

6、能从非连冠的逻辑中解脱出来,转向科学的成长模式。国内外众多城市的发展历程表明,在此阶段,城市还是有大量的机会可以在不同效率的城市结构之间“选择”。这些选择一旦做出,对城市的发展路径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更改的。构建适合于沈阳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异于为这座城市甚至东北振兴的宏伟蓝图奠定基础。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长期以来,城市结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范式中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分枝,而非规划的基础要素。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空问结构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具有比城市规模等规划核心要素更重要(至少是同等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

7、下,“结构”已经取代“规模”,成为城市规划影响城市运行最主要的设计模式。空间规划的重点将从目前的“规模——性质”基准转向对城市成长具有本质影响的“结构——速度”基准,并为城市经济的启动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空间上的解决方案。将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放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揭示城市结构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指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模式,已成为城市规划实践的当务之急,客观上要求学术研究对此提出真知灼见,以保障实践的可行性。国内早在1990年代后期已从多学科角度开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汪涛励精图治奔向振兴——沈阳市“十一五”规划汇编.沈用出版社.2006.12;6-

8、112第1章绪论式,至今已形成较为丰富的多层次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