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

ID:33956648

大小:55.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_第1页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_第2页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_第3页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_第4页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一老年心理障碍求助者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一例老年心理障碍的病因分析和治疗探讨一、病例简介求助者女68岁自述症状:四年前求助者的丈夫因心脏病去世,其痛不欲生,悲情难遏,迁怒于人,怪罪自己,长期沉浸在痛苦之中,不与他人交往,甚至是儿女,整天对着丈夫的遗像絮絮叨叨,常年吃饭时给亡夫置碗留座。不欢迎任何人造访,怕亲朋好友的打扰,频繁更换电话号码,甚至在另处购房,搬迁住所,把自己封闭起来。偶然与过去最亲近的朋友通电话,只要开口,讲的都是自责的话,埋怨自己在丈夫犯病时(心脏病),没能将他抢救过来,还有,文革期间丈夫被迫害的情景,并对那些人和事耿耿于怀,一说就是一两个小时,不容他人插言,拒绝别人的劝

2、说和安慰,上述症状持续至今。很显然,求助者的人格和精神失去了统一协调的能力,与外界现实不能接触,其思维、情感、行为亦有显著障碍,无法正确面对已发生的客观现实,表现为有时过分兴奋,讲个不停,有时极端忧郁,自我封闭,根据其症状表现,可以诊断为心理障碍。二:病因分析首先,症状产生的诱因是丧偶。丧偶对老人的生活打击常常是摧毁性的,丧偶老人的忧郁可分为两个阶段:丧偶早期,居丧者忧伤痛苦之极,所有好意的劝导和安慰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部分老人积郁成疾,一蹶不振;另一部分人尽管强忍悲伤,度过了极期,但是孤独无助的丧居后阶段又使他们再度陷入困境。此间如得不到及时的

3、心理治疗就会造成心理障碍。5其次,求助者的个性因素的影响。求助者有偏执型人格倾向,经常怀疑别人要伤害他和家人,因此,过分警惕和防卫,对朋友也缺乏信任,常无端猜疑,不愿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肯轻易透露个人的情况,而对别人的言行总要琢磨出“隐含的意义”,易记恨,微不足道的轻视,既可引起强烈的敌意,并长久地记恨。再者,是环境因素。求助者居住在老干所,都是离退休老人,看到别的老人出双入对,更加重了对亡夫的思念,还有,三天两头有老人去世,对求助者形成了反复刺激。三:治疗方法的讨论经过对求助者病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求助者病因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单一因素,是多种

4、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而诱因和求助者的个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这一分析,在请示了上级心理咨询师后,拟定了对求助者的治疗方案:1、心理分析和认知疗法首先是与求助者的家人(长子)进行长谈,更多地了解了求助者的情况。一方面更多地了解求助者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得到其子女对治疗的支持。5求助者与丈夫是一同从家乡参加革命队伍的,丈夫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求助者识字不多,多年来求助者在人生道路上的提高和进步很大程度上是丈夫扶助的结果,求助者从心理上对丈夫的依赖程度很大,丈夫的去世对她是个致命的打击,甚至改变了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与求助者接触

5、首先从谈话开始,倾听,耐心专心地听求助者说话。由于设身处地去理解求助者的内心,因此,了解到求助者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求助者对丈夫的依赖和信任达到了崇拜的无以复加的地步,她的精神世界就是以其丈夫为中心的世界,丈夫的言行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所以,现在述说起文革丈夫被迫害的情景能滔滔几小时不绝,而且,对文革的发动者和行动者恨之入骨,永不能原谅。在她的想像中,文革中整过他们的人,还在寻找机会继续伤害她。根据求助者病态的思维方式,同时采取了认知疗法,把主要着眼点,放在求助者非功利性的认识问题上,达到改变求助者对自己和别人或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

6、理问题,达到改变求助者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从而使求助者的认知接近现实和实际。由于心理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因此,采用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本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是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思维能力,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2、合理情绪疗法求助者丈夫的去世只是引起求助者情绪和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求助者的个性因素对丈夫去世这件事所持的看法、理解,5才是引起其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因此,与求助者共同分析其丈

7、夫去世的原因,指出,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谁都避免不了,谁也阻止不了,他的心脏病(求助者认为是文革所至)已严重地存在许多年了,正是由于求助者的精心护理,才使他的生命延续到近八十岁,最后一次没能抢救过来,是一个必然要发生的客观结果,不能归罪于自己,这种结果不是你造成的,你几十年的精心照顾已尽心尽力了,并指出求助者的思维方式是不合理的。通过与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辩论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助者认清其思维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产生某种任知层次的改变。由于求助者的情绪障碍是由求助者不合理思维方式所造成的,因此,合理情绪疗法

8、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给情绪带来的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