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

ID:33964568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2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_第1页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_第2页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_第3页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_第4页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堂教学十大留白艺术——以历史教学为例教科1001班黄佳2010105010132教学留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通过讲述、讨论、交流等方式直接明确的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言语激发、质疑问难、布置练习等方式留下空白,以此引发学生更广阔的思考与探究性学习,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策略。一、导入时留白,未成曲调先有情贴切而精炼的导入犹如一块磁石,能够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历史教学《干戈不息》时,先播放北约联盟轰炸南联盟、美国911事件,巴以冲突、美军军事打击伊拉克四个

2、短片,在充分感受了战争带来的危害后,即刻发问学生,“这些事件说明当时世界存在着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件,我们可以采取那些办法或途径来解决?”然后引导阅读课文,结合刚刚播放的四个短片进行思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把留白运用于课堂导入中,课堂起始就留给学生悬念,缩短了学生同教材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衔接时留白,巧把金针度与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经验的教师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有意识的设计留白,等学生找到只

3、是的衔接点,完成过渡后,再讲述下一个知识点。例如在教学《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讲完香港、澳门的回归后,为了衔接到台湾问题的教学,提出这是否意味着祖国完成了完全的统一大业呢,当学生回答还有,质疑:是什么阻挡了台湾问题的解决?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既复习巩固了旧知识,又使新知识的衔接水到渠成。一、高潮时留白,一语天然万古新在课堂教学中,讲到高潮时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这样可以把成功的体验和顿悟的享受留给学生。在教学《郑和下西洋》时,教师在讲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4、宣扬国威和向西洋寻宝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后来明朝终止了下西洋,为什么由实行开放政策改为闭关自守?”怎样正确的评价郑和下西洋?这些问题迫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客观冷静的思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探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二、重难点时留白,曲径徐行渐有成重难点教学时如果涉及适宜的留白,让学生去品味,去理解,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中国走向世界舞台》时,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的重要意义是本课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非常敏感和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这时要充分利用课堂气氛活跃的优势,因势利导设计两个问题,第一,中美关

5、系的演变有哪些原因?说明了什么?第二,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客观的理解历史事实,突破重难点,而且也达到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的情感目标。三、知识、技能迁移时留白,巧借秋风声更远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迁移时留白,打破了知识体系人为的条块分割、不系统连贯的弊端,能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调动各种思维因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例如在《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中,教师可问:你能说出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相关的知识信息吗

6、?教师倾听了学生提供的种种信息后,着意引导学生释疑解惑,扩展学生的思维,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同一问题,以期达到理解得更全面深刻,扩展知识面的目的。结合战争示意图的分析,将地理知识自然融入历史事件中,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巧借东风又联系到气象知识,战争结局的分析就是经典战例的全面剖析,蕴含历史考点知识等,这些知识的综合与联系,融会贯通,给学生培育知识和能力迁移提供丰富的土壤。一、质疑提问时留白,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要通过提问,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口欲言二未能

7、之貌”的状态,这其实就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之前的短暂心理状态上的留白,这种留白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感情激奋、思维活跃。例如在讲授《伟大的抗日战争》时,讲到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第一,淞沪会战最终失败了,原因何在?第二,平型关大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胜利的原因何在?第三,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又何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这样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来,通过积极的思索与探究,就会更便捷,准确的寻找到最佳答案。二、观看插图时留白,探得风雅无穷意叶圣陶先生曾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扩

8、展读者的想象。”历史教材中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使之成为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教材中的插图是静态的,反映的是某个瞬间的历史信息,要想使图画活起来,教师必须善于巧妙的运用留白,领悟插图所蕴含的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以补充图画画面上的史实和情节,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