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

ID:33966613

大小:3.94 MB

页数:98页

时间:2019-03-02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_第1页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_第2页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_第3页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_第4页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qfd和kano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分析模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生到进入新产品开发的活动阶段就是本文所关注的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阶段。对新产品开发的研究表明,模糊前端产生的3000个产品概念中只有14个能够进入开发阶段,最终得以进入商业化生产而且成功的案例只有1个而已(Cooper,Kleinschmidt,1998),由此可见,一方面,产品概念到能够进入开发阶段的概念转化率太低,另一方面,许多项目并不是在开发过程中遇到技术瓶颈而失败,而是在一开始就注定将会是失败的。也就是说很多项目在产品开发阶段花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最初的模糊前端没有管理好而导致进入下一阶段本是的概念就是不正确的,最终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却以失败告

2、终。研究表明,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开发前这一阶段的执行效果(Cooper,Kleinschmidt,1994).因此,模糊前端的管理变得异常重要,对企业有实际的指导意义。1.1.2理论背景目前对于模糊前端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阶段。关卡模型(Stage.GateSystem)。阶段一关卡模型指出了关于产品开发的思想是由一个个单一的构思组成的,通过设置关卡来筛选大量的产品开发思想。但在他的研究中,并没有讨论如何获得构思、以及每一个步骤筛选的方式和原则是怎样的。(2)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模型。Khurana,Rosenthal(1998)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用过程的观点

3、看待模糊前端,提出了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模型。细化了每一个步骤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筛选产品开发思想的原则。但该模型论述了新产品开发整个流程,只是其中包含模糊前端而已,并没有针对模糊前端做细化的展开,也没有提及筛选得出的最终通过的构思如何得以转化为产品概念设计。(3)新概念开发模型。Koen(2001)提出了新概念开发模型,将研究针对于模糊前端的过程。模型提出模糊前端研究工作内容包括机会识别、机会分析、想法产生、想法选择、概念和技术开发五个环节,且这五个环节可以交互重复出现。但Koen等人的研究只是对模型做了定性的分析,重点并不是讨论产品开发思想的管理。(4)国内杨德林和陈耀刚(2003

4、)探讨了企业聚集创意的方法:逆向思维法、属性排列法、强制关联法、相似诱发法、物理转移法等。其他论文着重于模2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糊前端阶段影响因子的研究(高金玉,2004)。随着产品开发的目标越来越高、产品范围越来越广,产品开发的难度也日益增加,而新产品上市时间和产品生命周期却越来越短,这使单一的设计理论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在实践中获得最初的产品开发思想,模糊前端过程中筛选产品开发思想的标准和方式以及得到最终进入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思想后,使得后续的产品设计过程可以最大可能的利用这些信息,需要把不同设计理论中的设计工具集成为统一的设计模型以适应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阶段,这是未来设计

5、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1.2研究问题的提出“以市场换技术”的12号提出后,国内的企业学到了技术,让出了市场,但在对市场的调查和理解、产品设计和创新上大多仍是模仿国外的产品。模仿的同时没有复制到国外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市场上,产品很难与竞争对手竞争。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单纯的模仿已经无法令消费者感到满意。如何积累市场研究,并基于市场研究和定位开发自己的创新产品,从消费者需求点出发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成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管理好模糊前端从想法的产生,到想法筛选形成概念设计的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模糊前端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1.探讨产品开发思想

6、的产生源头的研究较少。创意的聚集有纳出逆向思维法等运用于头脑风暴的思维方式,但创意不是凭空产生的,是需要基于市场提出的。很多企业已经从追求技术为基础的创新转变为了追求满足顾客需求的创新,可以上市场认可的创新才具有商业化的价值。2.关于模糊前端的定义至今仍未统一。模糊前端是新产品开发最前端涉及模糊信息的阶段,但具体包括哪些步骤和程序则见仁见智。jWKhurana,Rosenthal(1998)将模糊前端延伸到可行性研究和测试终结后的阶段;Koen(2001)则认为模糊前端应该是从最初的机会识别.一直到概念设计完成;Cooper(2002)等人则认为,产品开发思想经过3个关卡,到达商业决

7、策阶段之前的步骤为模糊前端。即使是相同的思想产生阶段,各学者的划分仍然是不同的。3.模糊前端的产品开发思想分类不明确。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绪论模糊前端的产品开发思想是由机会识别、分析,或者由逆向思维法、头脑风暴法获得(Koen,2001)。但获取的产品开发思想并没有进一步的分类。根据卡诺理论,顾客需求是可以分为5大类的,基于顾客需求的产品概念自然也是可以分类的。在这些思想中,哪些可以构成产品亮点可以用卡诺理论去挖掘和实现。4.关于模糊前端产生的产品创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