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ID:33974018

大小:64.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2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_第1页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_第2页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_第3页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_第4页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杭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计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有理数43000应为().—4—34A.43X103B.4.3X10C.43X10'D.4.3X102.学校的操场上,跳高横杆与地面的关系属于().A.直线与直线平行B.直线与直线垂直C.直线与平面平行D.K线与平面垂在3.令a=sin60°,b=cos45°,c=tan30°,贝ij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c

2、有大小、质量都相同的球20个,其中红球6个,从中任取1个,取到红球的概率为().11小33A.—B.—C.—D.—6205105.在下列语句中属于定理的是().A.在直线AB±任取一点EB.如果两个如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C.在同圆小,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D.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乖线上6.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E是4D上任意一点,则有().图1A.AABE的周MCDE的周长=的周长B./ABE的面积+ACDE的面积=的而积C.bABEs厶DECD.A.1+V2

3、B.—1+V2C.1—V2D.—1—V2&如图2,—正方形同时外切和内接于两个同心圆,当小圆的半径为厂时,人圆的半径应为().图2A.V2rB.1.5/*C.V3/*D.2r9.方程(x2+1)2-3(x2+1)—4=0的实数根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3,四边形ABCD内接于OO,若ZBCD=100°,则ZBOD等于().图3A.100°B.160°C.80°D.120°11.某村的粮食总产量为0为常数)吨,设该村粮食的人均产量为y(吨),人口数为X,则y与兀之间的函数关

4、系的人致图像应为图4屮的()・图49.当x=l时,代数式px3+牡+1的值为2001,则当x=—l时,代数式px3+qx+l的值为().13若所求的二次函数图像与抛物线y=2兀彳-4x-l有相同的顶点,井口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兀的增人而增人,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着x的增人而减小,则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y=-x2+2兀一4B.y=ax一2ax+a--3(°>0)C.y=_2兀~_4兀_5D・y=ax-2ax+a--3(°<0)An]14.ill图5,在正三角形ABC屮,D,E分别在AC

5、,AB±,且——,AE=BE,AC3则有().A./AEDs/BEDC./AED^/ABD图5B./AED^/CBDD.ABADs/BCD15.如图6,已知OO的半径为5,两弦A3、CD相交于A3的中点E,且AB=8,CE:ED=4:9,则圆心到弦CD的距离为().A.2V143B图628B.—D.80~9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计20分)16•整数3的平方根是,一5的绝对值是18.梯形上、下两底(上底小于下底)的差为6,中位线的长为5,那么上底和下底长各为・{22兀+V有

6、两组相同的实数解,则m的取值是•=220.如图7,矩形ABCDCAD>AB)屮,AB=a,ZBDA=&,作4E交BD于E,H.AE=AB,试用a与0表示:AD=,BE=.图7三、解答题(共6小题,计55分).解答应写出过程21.(7分)如图8,三角形ABC中,AB=AC,夕卜角ZC4D=100°,求ZB的度数.图822.(8分)函数y=—3x+2的图像上存在点P,使得点P到兀轴距离等于3,求点P的坐标.23.(8分)3M12H是植树节,初三年级170名学牛去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如果男生平均一天能挖树

7、坑3个,女生平均一天能种树7棵.正好使每个树坑种上一棵树,问该年级的男女学生各有多少人?24.(10分)若方程兀2+2/m—g=O(p,q是实数)没有实数根,(1)求证:p+q<—;4(2)试写出上述命题的逆命题;判断(2)的道命题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加以证明;若不止确,请举一反例说明.25.(10分)已知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C,并与兀轴相交于两点A,B,且AB=4.(1)求实数£的值;(2)若P为上述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除点C外),求使Sg必二Su眈成立的点P的坐标.26.(12分)如图9,与OO

8、:外切于点八PT为其内公切线,为其外公切线,11A,B为切点,ABTPffl交于点P.根据图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及线段,请写出一个正确结论,并加以证明.图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