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

ID:3397743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_第1页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_第2页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_第3页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_第4页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级语文第一学月测试题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迈入了艰难、辛苦而又甜蜜的九年级。这将是你们人生路上重要的一个时期。当你拿到这份试卷时,也许心里充满了兴奋与激动。请认真完成这份并不是总结的试卷,别马虎、别草率。(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1—10题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卡的选择题答题表内。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一代天娇(jiāo)陈吉思汗(chén)绿茵(yīn)留滞(zhì)B.还看今朝(huán)弥足珍贵(mí)蒙

2、胧(méng)丝缕(lǚ)C.淅淅沥沥(xī)润如油膏(hāo)颤动(zhàn)蓑笠(suō)D.银波微漾(yàng)引吭高歌(háng)嗒然(tà)昏晕(yūn)2.下列词语解释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惟余:只剩下秦皇:指秦始皇嬴政射雕:比喻善射B.留滞:停留不流通风流人物: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C.妖娆:娇艳美好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弯弓:拉弓D.风骚:原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里的《离骚》须:等到俱:都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雨说,我来了,我来四月的大地。②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③你若

3、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了。A.探访犹疑解除B.探询疑惑解除C.探询犹疑解决D.探访疑惑解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资金的注入,使这家严重亏损的企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B.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很大的胜利。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D.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的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5.下面的诗句朗诵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当我临近你们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D.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

4、泪啊6.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A.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B.明清的章回小说里也有对联出现C.更有胜者—明清的章回小说,可谓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D.可是明清时期的章回小说里却不能见到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7.下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7/7 A.“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

5、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删除“独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C.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删除“给”)D.有人认为央视“开心辞典”栏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把“研究和了解”改为“了解和研究”)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B.《雨说》作者是江河,这首诗是诗人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

6、人心灵唱出的动人心弦的爱之歌。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9.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B.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D.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1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7、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二.积累与拓展(22分)11.名句积累(8分,每空1分)(1)妇姑荷箪食,。(白居易《观刈麦》)(2),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