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

ID:34005121

大小:65.3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_第1页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_第2页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_第3页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_第4页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总结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采取不同鼻中隔矫正术摘要:我科自2005年收治不同形态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74例,依据不同的偏曲形态,在鼻内窥镜下行不同术式的相应的个性化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关键词:鼻中隔偏曲不同形态不同的鼻中隔矫正术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26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91-01鼻中隔偏曲是一种常见的鼻内畸形,主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鼻中隔偏离中线,并由此且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一种鼻内畸型,临床常表现,如为持续或间歇性的鼻阻塞、反

2、复发作的鼻出血、压迫鼻甲引起反射性头痛等。事实上,完全居中的鼻中隔并不存在,大多数人的鼻中隔都有程度不同的偏曲,如果偏曲程度轻微,未引起功能障碍者,为生理性偏曲,可置之不理。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由于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形成压迫或阻塞鼻腔,并导致鼻腔一系列临床功能障碍或产生症状,需要进行治疗时,方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常见的偏曲多一般呈形或形,部分患者鼻中隔局部如呈尖锥样突起,则称为骨棘或矩状突;如或呈由前向后的条形山Jf样突起,则称骨靖。按偏曲部位的不同:则有高位、低位、前段、后段之别[4]。随着鼻内窥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县级医院也逐步灵活运用于鼻中隔的矫正

3、术中,现就针对鼻内窥镜下对鼻中隔的不同偏曲部位行不同的矫正方式做出报道。我科自2005年收治不同形态的鼻中隔偏曲患者374例,依据不同的偏曲形态,在鼻内窥镜下行不同术式的相应的个性化鼻中隔矫正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374例中男260例,女114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39岁。其中单纯鼻中隔偏曲者55例,伴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者260例,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者59例,其中鼻中隔偏曲情况:"C”型偏曲98例,"S”型偏曲50例,鼻中隔棘突75例,鼻中隔靖96例,鼻中隔中后端偏曲55例。2手术方法(1)前端“C”型和“S”型偏曲,

4、病人取仰卧位,75%乙醇消毒鼻及面部皮肤,铺消毒巾。鼻中隔粘膜局部使用含0.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常规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膜交界处行常规作Mllian切口,全层切开粘软骨膜。沿粘软骨膜下间隙,由前向后完整剥离,剥离子剥离切口侧鼻中隔软骨表面的粘软骨膜及与其下端交界的上颌骨鼻靖及犁骨交界表面的粘骨膜,剥离至超出中隔偏曲部位,(筛骨垂直板不偏曲,仅需剥离至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的结合处)于切口前端l-2mm处切开软骨至对侧粘软骨膜,分离对侧鼻中隔软骨及骨,剪除鼻中隔偏曲的软骨,用燕尾凿凿除偏曲的鼻中隔下端软骨、犁骨及上颌骨鼻靖处的偏曲,可使用燕尾凿凿除[3]

5、。鼻中隔粘膜复位,缝合切口,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对部分严重偏曲的患者,术中出现的双侧粘膜同平面缺损,取切下的骨性或软骨片修剪平整后放回缺损处,以防术后中隔穿孔。(2)鼻中隔后端偏曲,其主要是筛骨垂直板偏曲,鼻中隔左侧切口同传统术式,以剥离子分离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视偏曲部位,可尽量减少分离范围,如犁骨与上颌骨鼻曙不偏曲,仅须剥离至鼻中隔软骨与犁骨及上颌骨鼻靖的结合处不必将其完全分离暴露,■■■减少粘骨膜损伤机会)[3],用鼻中隔粘膜刀轻压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进入右侧筛骨垂直板粘膜下分离,完全分离后,剪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鼻中隔下端的鼻皤,术中切口同

6、传统术式,剥离子钝性分离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用鼻中隔粘膜刀轻压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交界处,将其离断,再在左侧上颌骨鼻突上方3(毫米)处水平切开鼻中隔软骨,进入右侧粘软骨膜及粘骨膜下向鼻底分离,完全分离后,较为坚硬的上颌骨鼻突可用咬骨钳去除或用燕尾凿凿除偏曲的上颌骨鼻突。在保留的鼻中隔软骨左侧表面以圆刀行“井”行栅状切开,以减低其顺应性[2]。(3)鼻中隔棘突,中后端的偏曲大多数是棘突,取鼻中隔粘膜刀沿棘突尖横行切开粘膜,剥离子上下剥离鼻中隔粘膜,完全暴露鼻中隔棘突,用燕尾凿将其凿除,平铺鼻中隔粘膜,如未行鼻腔其他手术,则无须行鼻腔填塞,术后不会形成鼻中

7、隔穿孔及鼻中隔血肿,手术单纯的取出棘突,简单省事,术后恢复快,患者无痛苦。如鼻中隔粘膜渗血较多,则须填塞一侧鼻腔。鼻内镜下局限性鼻中隔矫正手术,其目的是在解除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组织损伤,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就是以最小的损伤有针对性解除鼻中隔偏曲所引起的压迫和阻塞等临床症状。粘骨膜分离的少,黏膜的损伤小,术后填塞少,患者的痛苦小,手术时间也短,完全达到了微创的手术目的,提高了手术的疗效[1]。参考文献[1]郝玉川,王惠勤•鼻内镜在局部鼻中隔偏曲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5-302006年[2]关亚峰.鼻内窥镜下改良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

8、偏曲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