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

ID:34023473

大小: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_第1页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_第2页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_第3页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_第4页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高等教育学论文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熊欣(华东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遇到危机事件时所呈现出的心理失衡状态被称为心理危机,近几年来,高校学生犯罪事件屡见不鲜,所以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对大学生展开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大学生危机以及干预理论进行探讨,然后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危机源进行调查并作出评估,最后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干预后,使大学生能够及时有效快速的度过心理危机期,从而保障他们能够健康的

2、成长.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评估;干预策略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98-03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的节奏越来越快,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高校学生也不能排除在外.由于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在做扩招大学生的工作,因为大学生的增多,而工作岗位的一定性,所以就面临着经济、就业和感情等诸多的压力.除了社会发展的变化给他们带来压力之外,在大学内部也存着竞争.一旦这些压力太大,超过学生心理负荷,轻者会郁郁寡欢重者就会造成自杀或者伤人,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3、.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关系着祖国未来是否繁荣昌盛,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采取干预措施迫在眉睫.在现代的教育中,运用新方式、新内容,来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来减轻危机给高校学生带来的伤害,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2心理危机的含义及其特征所谓的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生活当中遇到无法处理的事情时,而产生的短暂的心理困境后,而导致心理失衡的状态被称之为心理危机.心理问题指某个个体或者群体出现的消极心态以及不良情绪,比如人格障碍、心理变态等.而心

4、理危机则是指人们在非常紧张状态而造成的迷惑心理短暂的失衡状态.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有助于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容易察觉,由于大学生的环境较为单一,所以表现出的异常现象都会被老师和学生发觉;第二突发性,人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问题,这种危机就是指突发性的事件,就如03年的非典型肺炎造成学生的离去以及学校的隔离,这对学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被称之为心理危机;第三无助性,危机到来之后,由于打破了大学生原本的规划和生活,所以就感到应对起来相当困难.应对这种危机时就表现出了无助,更甚者会绝望,会有

5、轻生的念头;第四危险性,危机就代表着会产生危险,这种危险不但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很有可能会导致生命的陨落.处于身心平衡的正常人,他们的思想、意识、感情均与生理系数相持平,如果是应急事件发生,就会使人陷进思想混乱、丧失意志力等泥潭当中,大学生进行极端的杀人和自杀事件就是包括在内.3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生活应急事件的发生是高校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关键因素,因此这些应急事件发生之后,如若变换应对的方法就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本小结利用了调查法对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可能导致的事件以及应对方法进行了解,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危

6、机进行干预.3.1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评估3.1.1大学生心理危机源调查评估表通过调查法进行调查后,得出了数据统计.表1就是调查后,高校学生各心理危机源的测试数据.从表1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心理危机源从弱到强分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压力<异性关系压力<社会人际交往的压力<家庭和经济的压力<自主独立的压力<学习压力<前程的压力.当危机事件的评估分数高于零时,就表明这个时间已经发生,所以对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次数前十位事件进行列表分析.通过表2得知列在心理危机源前列的是学习和就业前途的压力.排在第一位的是前程即就业的压力,这是随

7、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竞争激烈,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加大,因此找不到工作是心理危机源的来源;第二是学习压力,学生本职就是学习好专业知识,先不说掌握知识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奖学金、入党、研究生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是将来就业的措施,不过有的学生在这种竞争中,就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心理危机.3.1.2大学生面对心理危机源的应激强度浅析下面是关于各年级心理危机的应激强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因为p<0.05,所以具有显著性差异.如表3所示:通过表3可以得知,根据年纪相对照压力最大的大三,

8、而文科生的应激强度高于理科生;城市的学生应激强度低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应激强度低于非独生子女.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大二和大四与大三之间的应激强度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应激强度最高的是大三.3.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其目标是大学生能够有效的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并且有心理危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