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

ID:34055132

大小:64.8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1页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2页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3页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4页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双重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检验,对辽宁省1978-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关键词:城乡差距;城市化;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双重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var模型,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协整关系检验,对辽宁省1978-

2、2009年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关键词:城乡差距;城市化;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经济稳步发展过程中,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程。目前,关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诸因素中,备受关注的城市化进程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机制研究在中国实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

3、转移到城市。这一部分将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假设存在两个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并假设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这两个市场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不发生很大变化。首先,由于城乡之间存在期望工资差异,导致农村居民有进城务工的愿望。当农村居民进城寻找工作,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居民找工作的竞争压力,另一当面在假设城市劳动力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劳动力供给增加,结果致使城市平均工资下降,即城市居民工资水平下降。其次,当农村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使得农村居民平均拥有资源量增加,同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工资增加。以上分析表

4、明,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在两个市场间的流动使得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在两个市场上趋于均等化。但是当考虑到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的一些途径时,不难发现,城市化也能给城乡收入差距带来负效应。在我国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管理下,农村居民若想转为城市居民,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农村孩子通过上大学;二是通过与来自城镇的孩子联姻;三是通过户籍买卖。每种途径都预示着农村居民中收入较高者有更大的可能性转化为城镇居民。从而可见,城市化也能加大城乡收入间的差距。以上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研究了城市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存在的双重效应,但是净效应是正是负,需要结合具体实例来做定量分析。下面这一部分,将以辽宁

5、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来具体分析城市化对辽宁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净效应。二、指标、数据、模型和实证分析(一)指标选取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是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在这里用城市化率(记作ur)度量城市化水平,表达式:ur=u/p其中:u代表城镇人口;p代表总人口,即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之和。城市化率ur取值越大,表示城市化水平越高。2、城乡收入差距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用ui表示)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用ri表示)之比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记作gap,则:gap=ui/ri,城乡收入差距gap越大,表示城乡收入差距也

6、越大。(二)数据来源1978-2004年辽宁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其中1978-1981年为户籍人口,1982-2009为常住人口。1978-2004年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对于缺失的1979年辽宁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本文在实证处理时采用线性内插法计算;2005-2009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三)模型设定和实证研究1、动态var模型设定为了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城市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本文采取动态回归模型——向

7、量自回归模型var来研究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影响。向量自回归模型一般形式为:yt=α1yt-1+α2yt-2+…+αmyt-m+β1xt-1+β2xt-2+…+βnxt-n+εt式中:yt是一个内生变量列向量;xt是外生变量向量;m、n分别表示滞后阶数,εt是随机扰动项;αi和βi都是待估参数,i=1,…,m;j=1,…,n。在对滞后长度进行不断试验和比较后,发现建立滞后二阶的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合理。下面将就以设定的二阶自回归模型——var(2)为基础,对辽宁城市化水平与其城乡收入差距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格兰杰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