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

ID:34067407

大小:58.3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_第1页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_第2页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_第3页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_第4页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美术论文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解仪人们心目中总是向往宽大的房子,宏大的概念,庞大的意象。但其实,这世上大多数的美好,看上去都不太宏大,物件或许也一样。本次秋拍,中国嘉德(香港)推出《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专场,呈现含青铜器、金银器在内的共80余件奉文堂旧藏。其中部分拍品来自1990年香港市政局与香港东方陶瓷学会联合举办的《青铜聚英——中国古代与鄂尔多斯青铜器》展览。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拍品多为小件,但大都是小件中的极品,于细微处见真章。本专场象是一个闪着微光的洞口,若你有耐心驻足一看

2、,会发现,上自二里岗、商周,下至汉唐的时光,在登峰造极的工艺中连缀起来,青铜铸造、错金银、镶嵌、鎏金、铬银、錾刻等多种金属加工工艺,一一铺展在你眼前。当指尖抚摸带钩上严丝合缝的绿松石,王者方方正正的威严,工匠细细密密的心念,藏者缱缱绻绻的品读,连贯在一起,直击人心。你看到的将比你已知的更加丰富。是以谓之,见微知著。从带钩开始奉文堂藏带钩蔚然可观,年代大致跨越春秋至东汉近千年,材质从玉石、青铜、金银各不相同,造型更是变化多端。带钩是束腰皮带的挂钩。古代衣服没有钮扣,需要在腰间加以绑系。除用丝带外,也可用革带。

3、革带常用兽皮,因为较硬,需用带钩来连接,所以,带钩类似于今天的皮带扣。今天,一些人喜欢用皮带扣上的Logo来凸现价值,而古代的贵族们是不太可能这样做的。是次,我们呈现的一件“银质镶玉夔龙纹带钩”,不消多说,看图片就能感受物主等级地位之显赫,这是材质和工艺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银质鎏金镶玉夔龙纹带钩,长:22cm。银质带钩,局部鎏金,钩身较长,截面扁方,体大、胎厚、量重。钩短作圆吻龙首形,隆鼻、蹙眉、凸目、龙首回钩;三枚方形玉石嵌于中央等分钩体,玉石温润呈淡绿色;钩身两侧满饰高浮雕几何夔

4、龙纹环抱玉石,左右对称,钩身中部第二、三块玉石间饰兽面饕餮纹,卷鼻扇耳、琉璃为睛;钩尾复琢几何夔龙纹交缠相绕。钩背平素可见银胎,圆钮柱置于钩腹中央。整器造型独特、纹饰厚重古拙、突显春秋器物特征,用料考究,显示了钩主等级地位之显赫。造型艺术与铸造技术结合接下来展示的这一件并非带钩,但亦充分展示了生动的造型艺术,与高超的铸造技术如何结合在一起。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青铜大型螭虎纹编钟挂钩,高:40cm,宽:35.5cm,厚:20cm。这是一件螭虎造型的编钟挂钩,整体造型呈S形,伏身贴挂于侧壁上。螭虎两前足伏

5、于颈两侧,后足蹬于壁上;后背部自脑后至尾间有一突脊,高挺蜿曲,灵动有力;突脊两侧皆阴刻紧密的鳞片纹,虎尾粗状卷曲若钩,用于悬挂编钟。整件作品雄健灵动,蓄势待发,细节处凸显肌肉的力量感且充满张力,极为精彩。其模具设计,范铸技术、合金配制,均体现了当时先进的铸造技术。不过,不要驻足于此;在本次专场的拍品中,更值得称道的,是超乎你想象的精美装饰工艺。从粗犷到细密的镶嵌工艺古人不满足于青铜器单一的色相,试图将青铜与玉石材料组合于一器,形成相互烘托的色彩效果。早在夏代已出现镶嵌绿松石的牌饰,绿松石嫩绿而又闪亮的点缀,

6、使青铜器显得美丽华贵。在是次呈献的珍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镶嵌工艺的粗犷,又可以看到战汉时期镶嵌技术的“无缝衔接”。前者朴拙有力,后者丝丝入扣,令人惊叹。公元前17世纪—公元11世纪嵌松石饕餮纹青铜柄玉戈,长:26.3cm。今次呈献的这件“商青铜柄嵌饕餮纹玉戈”。援宽而长,玉质细腻呈象牙色,平脊斜刃,锋呈三角形,有中脊和边棱,一侧开刃。直内前端和阑上各有一圆穿,直内两面分别由松石镶嵌出饕餮纹,饕餮双目圆睁,呈臣字形,长鼻贯通,纹饰朴拙有力。或许,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这种古老朴拙的镶嵌工艺,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

7、一件。战国西汉,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青铜错金镶松石带钩,长21.4cm。钩身细长,钩首作龙首状,通体镶嵌细碎的绿松石,又以错金银勾勒出龙纹。其镶嵌工艺之细致,让人惊讶于是天工还是人造,或许是带钩自己生出了细细密密的鳞片。绿松石丝丝入扣,无一松动脱落,即使以今天的工艺技术标准来衡量,也堪称高超绝伦。画笔般的错金银工艺错金银是中国古代在青铜器上做金银图案纹饰的方法,增加器物的丰富与华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竞尚豪华,错金银的装饰风气大为流行。是次的藏品中,我们将看到错金银的大量使用,甚至如画笔一般,挥洒自如

8、。接下来看看,错金银如何让一对小兽“容光焕发”。战国西汉,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青铜错金银瑞兽一对1/2:2.5×4×3cm;2/2:2.7×4×3cm。瑞兽圆目错银为睛,宽鼻浓眉,两耳一角,身侧两只小翼收束,四腿蜷卧,腹部微鼓,体态浑圆,憨态可掬。错金银交错出现,错银以线条表现须毛方向,错金为色块以突出重点部位。罕见的烙银工艺在今次呈现的大量藏品中,错金银工艺皆运用得炉火纯青,此处不作一一赘述,还是来看预展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