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

ID:34067828

大小:57.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3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_第1页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_第2页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_第3页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_第4页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高等教育学论文语言顺应中的“纳什均衡”吴荣秀(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理论介绍博弈论(CameTheory),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考虑游戏中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为了达到各自的目标和利益,各方必须考虑对手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力图选取对自己最为有利或最为合理的方案。博弈论就是研究博弈行为中斗争各方是否存在着最合理的行为方案,以及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的行为方案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维基百科)。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非常普遍的概念。可用以下的案例进行解释:假设两个合谋犯罪的嫌疑犯被警察抓住,分别被关在两个不

2、能互通信息的房间进行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则各判2年;如果一人坦白一人抗拒,则坦白者立即释放而抗拒者则重判10年;如果两人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半年(著名的囚徒困境案例)。对该博弈中的两个博弈方来说,各自都有两种可供选择的策略,即:坦白或抗拒。共有四种可能结果。但假设A选择的是坦白,B的最优选择也是坦白;假设A选择的是抗拒,B的最优选择同样还是坦白。在这里,(坦白,坦白)就称作是纳什均衡,而且是占优战略选择。它指的正是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通过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维基百科)。但事实上,两个罪犯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

3、无法实现组合或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二博弈论与语言顺应论的共通点既然笔者要把博弈论与语言顺应论结合起来,那必然要寻找它们两理论的共通点。(一)目标相同:顺应语言顺应论中,Verschueren认为使用语言就是“不断地作出语言选择”,始终不断地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和使用环境。选择是手段,顺应是目的和结果。而且,通常面临的选择不是均等的。人们总是接受更有利的选择,并称这种现象为“优先组织”(preferenceorganhation),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倾向于选择“无标记”形式。如我们在了解一个人身高时,我们更倾向于询问“他多高”这个无标记词而不是“他多矮”这个有标记词,语言在头脑之中已经有过一次

4、选择和过滤。同样,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这个例子里的两名嫌疑犯(假设为理性经济人)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对判刑轻重的环境进行判断,最终双方均坦白也就是在进行选择,而这样选择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够顺应外界条件和使用目的,最终得到最有利于自己的审判。即:语言顺应论和博弈论中选择都是为了顺应。(二)侧重点相同:策略语言顺应论中,语言使用可以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层、词汇层、句法层、语义层、话语/篇章层)上进行。语言使用者不仅要选择形式(forms),而且要选择策略(skategies)。也就是说,选择既在语言结构层面上发生,也在策略层面上展开。交际中要传达一个意图并被对方所理解,理论上说话者可

5、选择无限个具有不同效用的策略,即表达方式,因此,说话者需要从多个方面比较这些策略的预期效用,以作出权衡。同样,听者根据接收到的语言信号进行理性解读,并继而做出反应。吴诗玉(2008)也认为这种双重、双方的交互或者策略理性使得成功交际成为可能。博弈论研究策略交互的情形,即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必须分别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而所做选择和决定的结果又同时要依赖于别的参与者的选择和决定。两名嫌疑犯(假定为理性经济人)对对方思想和行为进行理性解读,最终背叛彼此选择坦白是最有可能的策略选择,即:语言顺应论和博弈论都侧重语言或者行为策略的展开。(三)“纳什均衡”博弈经典案例囚徒困境中,两犯罪嫌疑人面临警

6、察给出的选择,只能从各自利益出发,依据各自理性选择招供,这种双方(于个人而言)均没有第二选择,如前定义所述就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就是说在这一策略组合中,所有的参与者面临这样一种情况,当其他人不改变策略时,他此时的策略是最好的。但此种情况下,也并没有实现他们双方的利益最优化。在语言顺应论中,同样存在语言“纳什均衡”现象。正如Ver-schueren所归纳,围绕语言选择有三个关键概念:可变性、协商性以及顺应性。不断选择、在动态变化中的协商过程目的也就是为了达到语言上的顺应,也就是语言上的“纳什均衡”——交际中彼此的“满意位点”,纳什均衡点上。在这个点上每一位理性的交际者都不会有单独改变策略的

7、冲动。也就是说,双方均认为达到了“顺应”的高度。但从语言顺应角度来说,在经历选择、协商的过程之后所达到的“语言顺应”不一定是最好的结果。以下将着重对语言“纳什均衡”现象进行分析。三语言“纳什均衡”(1)如说话者:我在池塘里看到了他。(基于以下理论假设:说话者和听者的语用能力和理性能力均为最佳;说话者和听者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信息兴趣和推理能力)我们假定说话者有两种可能的意图,Ml:我在池塘里的时候,看见了他。M2:我看见他的时候,他在池塘里。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