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

ID:34077279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_第1页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_第2页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_第3页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_第4页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例谈摘要:本文将从单元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解决难点的方案三个方面出发,以《拿来主义》课文的设计思路为例,浅析单元教学的完成。关键词:单元教学;拿来主义;例谈单元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并以其中的一篇课文为突破点,从而完成整个单元的教学。下面就以《拿来主义》为例谈一谈。一、单元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中的第三单元是议论文单元,主要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随笔和杂文。这个单元精心编排了三篇课文,其中

2、一篇是杂文,两篇是随笔。杂文是鲁迅的《拿来主义》。面对当时存在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问题,鲁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文笔为我们阐述了对待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态度。文中贴切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面对中外文化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首先我们要“拿来”,然后以清醒头脑挑选,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属于我们的文艺。随笔《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伦理学方面的文章。我们以前接触的关于父爱或母爱的文章,多是感性的,作者多是讲述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的事例,他们以细腻的心思来观察生活、体悟情感,从而给我们营造一个亲情的世界,读者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获得一份感动。但是这篇文章却是以理性的思考和笔法完成的。

3、作者是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西方思维方式,他的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短文三篇》中《热爱生命》一文,是典型的随笔。它是一段朴素而又深刻的哲人语录。面对生命,我们常常有很多的困惑,如何延长生命的长度,又如何拓展生命的宽度,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让我们无从选择。面对时间,我们常常有很多的疑虑,昨天流逝的岁月让我们无奈,明日的时光能否尽在掌握,在时间老人面前我们一度彷徨。生命与时间,在这一刻汇合。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学习这篇文章,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只是几个片段,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但这几个片段含义

4、深刻而丰富,足以引发学生的深思。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就在于他的思想,人之获得尊严的途径也在于他的思想,我们要想活得比别人更有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思考。“我思故我在”,用思考来体现存在的的意义吧!学习这篇课文,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要维护人的尊严,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信条》一文看似浅显,实际上不是这样。作者后来之所以能成功,关键是他铭记并在生活中实践了在幼儿园学习的信条。文章以浅显的文字说明了深刻的道理,作者以他机智、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给人们上了一堂课,这样的课,人们乐于接受,并喜欢去实践。针对以上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单元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有侧重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把

5、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方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2.探究文章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勇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3.了解杂文和随笔的特点,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性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以及语文应用能力。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阶段。初中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和说明能力,而高中在继续培养学生记叙、说明能力的同时,更着重培养学生的议论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记叙、说明和议论能力,在中学阶段获得协调发展。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问题呢?以鲁迅的《拿来主义》为例,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

6、所针对的事件距现在时间较久,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是很大的。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需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学生理解上会很吃力。另外,鲁迅的文章语言犀利、幽默,阅读时也不好理解。三、解决难点的方案第一,要结合本单元文体特征来教学。本单元的课文属于议论文,以说理为主。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①略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意,不懂的地方先勾画出来,以待后来解决。②细读一遍,这一遍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行文脉络。思考文章主要谈了什么问题,分几层谈的,每一层之间的联系是什么。③品读一遍,了解了作者

7、的基本思想之后,这一次要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前边读不明白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是文章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如果仍然不能理解,上课时把它作为听课的重点。第二,要指导学生结合作品和作家的背景来理解文章。以《拿来主义》为例,鲁迅生活的时代和现在完全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一些课外资料来解决。要让学生弄明白,当时在对待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要全盘吸收,有人认为要全盘否定,文化界的争执也很大,鲁迅作为文艺界的领袖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