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

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

ID:34085539

大小:55.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_第1页
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_第2页
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识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一一识字蓝善洪江西省南康市赤土畲族乡莲塘小学341405课改十一年,也是我从教语文的十一年,是我与课改一起成长的十一年。一路走来,从之前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精彩纷呈,再到现在的返朴归真,课改已渗透到我们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进行着变革,如果说阅读是通往课改深处的门票,那么识字就是通往课改深处的基石。一、追溯汉字字源,有效帮助识字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要求认识“丛”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牛会把“丛”和“从”相混淆。怎样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呢?我认真查阅了《说

2、文解字》,明确了这两个字的来源后,教学“丛”字的思路也就清晰了。师:(岀示“丛”)同学们,看到这个“丛”,让你想起了哪个字呢?生:少了一横的“从”。师:你会给“从”找个朋友吗?生:从前、跟从、顺从……师:这是“从”的古文字,(出示)大家看,这个古文字像什么?牛:像两个人。生:像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走。师:对,一人在前,一人随从在后,“从”就是“随从”的意思。那么“丛”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这是什么?牛:两棵刚在地里长出来的小苗。师:我们的老祖宗呀看到这些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的样子,造出了这样一个字,(出示)后来

3、呢,为了书写起来方便些,就写成了“丛”。牛:老师,我知道了,这上面的两个人是指牛长在一起的植物,这下面的一横就是土地变来的。师:你真会观察。“从”的意思就是指很多事物聚集在一起。你会给“丛”字找个朋友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花丛、树丛、草丛、丛林”,在我的引导下又有了“人丛、丛书……”学期结束时,刚好来了“丛”与“从”的辨字组词,全班竞无一人出错。时下低段的识字课,大都满足于学生会识能写。其实,汉字的音形义大都有规律可循,每个汉字都很有渊源,探究一下,不仅孩子感兴趣、记得牢,而且他们由此触摸到了汉字的文化,岂不是有更大

4、的价值吗?二、字理巧点拨,儿歌助记忆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构成依据,反映着汉字的文化意蕴。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识记、学生容易出错的汉字,巧妙地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字理点拨,加以儿歌识记,是能够帮助学生化解识字难点,让学生兴致盎然地了解字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更有助于学生学会识字方法,增强识字体验,丰富识字智慧。三、创设情境,让字“活”起来学生普遍认为“虐”字容易写错,特别是虎字头下面的部分,开口本应向右,稍不注意就会错写成向左。在查阅了“虐”字从古到今的演变之后,发现“虐”由“虎”衍生而来,上半部分代表老虎的头,下面

5、就是老虎的爪子,为虎抓人之意,引中为残暴狠毒。我灵机-动,计从心来,课上是这样教的:师:(出示“虐”)请看看它最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生:和“虎”字很像。师:相同在哪儿?不同在哪儿?生:相同的是它们都有虎字头,不同的是“虎”字下面是个“几”,而“虐”字下面是“匚”多一・横。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虑”字就是从“虎”字衍生而来的,你看,这虎字头下面的部分就像是“老虎的爪子”,老虎可是种凶猛的动物,它的爪子总是向外抓取猎物的,不会向内抓自己的脸,即使是只“笨笨虎”也不会,所以下面这部分应该向外。(生大笑)虎伤人是极其残暴狠毒

6、的,所以“虐”字的意思就是“残暴狠毒”。谁来组几个词?生:暴虐、虐待、虐杀……师:打开书,先描红再写两个。一个学期下来,没有哪个学生会写错这个“虐”字了。又如识记“哭”字,我先画了一个哭泣的小孩,学生观察后问:“小孩怎么啦?”紧接着出示“哭”字,引导学生说说该怎么记?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把这个“哭”字与黑板上的画对照起来,一个个抢着说:"‘哭’字上面的两个‘口’字像人的眼晴,中间一点是眼泪,‘大’是鼻子,眼睛里流出的眼泪滴在鼻子上就是‘哭&r

7、squo;字。”“一只犬的头上撞出了两个包,痛得它&Isquo;哭’了起来。”……同学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累词语,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推向高潮!识字伴随着形象和情节,记忆也就特别深刻。指导学生识记汉字,应在汉字理论的支持下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联想指导学生有效地识记汉字。只有识字的方法灵活多样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才会高涨,学习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佳状态。四、生活识字,由课堂走向课外叶圣陶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重视在生活中学习母语,是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识字教学是小学

8、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针对教材识字量大这一特点,我们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方式识字:1・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认校牌、班牌、黑板报、墙报等。2.认同学的姓名,鼓励学生帮老师收发作业本,帮同学往英雄榜上贴红旗。3.借助生活环境中的实物、图片、电视媒体等识字。如到超市购物、收集商品包装、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