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

ID:34089395

大小:89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12月)地理试题(附答案)$83809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淄川中学高一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太阳黑

2、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回答1、2题.1、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B.正相关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2、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的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A.甲岸和丙岸B.乙岸和丙岸C.甲岸和

3、丁岸D.乙岸和丁岸4、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右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A.风由b吹向c,陆地气流上升B.风由b吹向c,陆地气流下沉C.风由c吹向b,海洋气流上升D.风由c吹向b,海洋气流下沉6、右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图5示意广东省著名地质景观。读图完成7、8题。7、图中甲地为A.向斜谷   B.背斜谷 C.断层谷   D.背斜山8、形成该地质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4、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9、10题。9、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D、石灰岩 10、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右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回答11、

5、12题。1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1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右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形成“蜂巢”地质作用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14、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

6、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右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16、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节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某盛行风向形成示意图,完成17、18问题。17、该风向形成的主要季节

7、是()A、北半球夏季B、北半球冬季C、南半球夏季D、南半球冬季18、导致图中风向发生改变的主要动力是()A、摩擦力B、风力C、地转偏向力D、水平气压梯度力图5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a辐射B、b辐射C、c辐射D、d辐射20、“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A、a辐射B、b辐射C、c辐射D、d辐射右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8、21、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温度小于甲地2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两幅“中低纬海区等温线图”,完成23、24题.23、若图中的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①②均向北流动D.①位于大陆东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