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

ID:34103686

大小:58.7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_第1页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_第2页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_第3页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_第4页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国库券市场存在问题及其完善对策建议南开大学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的对策建议,我国的国债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其中还存着许多突出、举足轻重的问题,给我国的国债市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针对这些问题,有许多相应的政策和方法来完善、改进,从而使我国的国债市场不断发展改善并不断壮大。一、对策与建议(-)改善供求关系第一,研发新型国库券产品。在产品研发方面,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社会的现状,应该将国库券的期限合理的规划,使国库券期限档次多样化。根据国家对经济建设资金的需要可以设十年、十五年的中长期国债;根据财政年度收支淡旺季节和投资者对短期国库券的需

2、求设一年、九个月、六个月的国库券,由于现阶段技术性、效率性、偿还期短导致难以提供短期,中长期,长期相结合的一个投资体系。要使国库券种类多样化,应变现行单一的固定利率为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并存⑵,对三年期以上的国债实行浮动利率,根据物价水平变化情况和市场利率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对一年期以下国库券实行固定利率,使国债利率能够在动态中保持相对合理的水平;在地区方面要考虑到经济的发展水平,人民的接受程度与执行方式的适当性等。第二,提高公众的投资意识与风险意识。提高全民投资意识应顺应时代潮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断的提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方向,

3、这不仅要求金融业积极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还要求公众的投资意识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只有公众具备了良好的投资意识,金融市场乃至全社会的发展才能是有序的、安全的和稳健的。其特征是人们的意识与货币相联系,它的形成源于人们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资产交换而取得的利润。投资必有风险,因此人们还必须加强风险意识,主动识别风险、规避风险。加强不发达地区及广大农村地区投资意识的启蒙教育,树立他们的投资意识,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加速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采取从国外引进人才、学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投资人才,以此来引导大众有序投资,建立良好的国库券投资市场环

4、境;加强投资理论研究,为投资者提供专业指导,同吋,国家应鼓励对投资者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对投资理论的研究。(二)完善相应机制第一,丰富交易方式。由于我国国情特殊,人民生活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存的交易方式,如网上交易,并不适合为普及网络的一些地区。坚持国库券的市场发行方式是中国国债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方向,不能因国库券市场出现波折而否定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现阶段应坚持证券中介机构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并利用行政分配渠道的优越性及其经验,变行政分配为推销服务,使行政分配方式转化为弥补发售网点不足和个人购买不便等适应市场发展变化需要[3]。第二,设计

5、国库券的发行条件。国库券发行条件一经确定不宜随便调整,但国库券市场行情受到经济、非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国库券在设计发行条件时必须考虑市场变化因素,尽可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变化和不同投资者的需要。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吋间才能解决,今年可以首先推出一年期国库券。及时推出短期国库券还可以为中央银行开始参与公开市场业务进行宏观调控和实现国家货币政策目标创造条件。创造良好的证券市场环境,使其规范化。第三,市场化要求发展和完善国库券二级市场。国库券二级市场是国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几年来二级流通市场的滞后发展已经对国债发行市场产生了不良影响,国库券

6、二级市场按规范化、市场化要求发展势在必行。(1)严格规范国债经营机构的行为。一是对经营国债机构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和确认;二是公开国债经营机构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三是规范国债经营机构的行为。(2)调整国库券持有主体结构。我国目前国库券持有主体结构中,个人投资者比重较大•由于个人投资者购买数量分散,承受力较差,不利于国库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3)实现国债信用功能多样化。应尽快地开发和利用国库券的各种信用功能,允许银行、金融机构以国库券作为储备资产,成为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再贷款吋的信用保证;允许银行间以国债作为抵押贷款和购冋协议手段的信用保证;

7、允许公司企业单位及个人以国债作为抵押贷款甚至税赋的代缴品。利用国库券的各项信用功能,是实现国债投资目的多样化,发展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国债持有结构,活跃国债二级市场的重要保证。二问题及其完善1•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我国的国债发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1950-1968),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特点是自愿认购,分期偿还,目的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平衡财政收支;第二阶段是经济改革初期(1981-1991),发行了国库券、经济建设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国库券等,特点是具有强制性,改变了还本付息的方式,

8、不可流通,目的是弥补赤字增加财政收入;第三阶段是市场化逐步完善吋期(1991-)特点是种类繁多,结构逐步合理,市场化运作,变为了财政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