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

ID:34114085

大小:1.95 MB

页数:251页

时间:2019-03-03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_第1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_第2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_第3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_第4页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法制史 教案(中国政法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法制史课程简介:一、中国法制史课程的由来:中国法制史这一门课程起源于近代西方法律体系及法学教育体系的引入。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国家掀起了民族革命的高潮。在以罗马法复兴为标志的近代法律体系建设中,各国以研究罗马法为核心,建立起各自的以大学为主法学教育制度。伴随着民族复兴运动,各国纷纷开始进行本民族国家的传统法律的研究工作,并进而延伸到法律制度的比较。近代西方法学流派中的历史法学派为法制度史的研究奠定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西方法学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后,在新兴的大学中,中国法律制度使这一学科也相应发展起来。二、中国法制史

2、主要知识点(附图表):中国法制史以学习、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法律制度的沿革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点,对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作用和变化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学习、掌握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变革的相关情况,了解法律近代化在社会中的变化和发展。课程设置以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即以朝代更替为各章的设立标准,从法律起源时期的夏朝,一直延伸到新中国建立以前,共十七章。各章以一个朝代的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分节讲授。各节的设置以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概况、法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及司法制度为主要脉络。其中以古代法律

3、制度中,西周、汉、唐、明为主要学习部分;近代以清末改制、民国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为主要学习部分。附图表为使同学们能够更行的明晰中国法制史课程的设置情况,将课程特有的知识体系以框架图的形式列出。列表如下:【学习建议】:学习中国法制史,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中国法制史是一门交叉学科。中国法制史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法学与历史学的相互结合。课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对法学的基本知识有较好的领会,而且还要求学生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掌握中学历史教材即可),这一点是这门课程与其它几门基础法学课程不同的地方。所以学生在对章、节学习前,应对学习内容的历史背

4、景要充分理解,根据历史环境,对传统法律制度的演化、发展进行分析,从而完全掌握课程要求。二、以近代西方法律体系为手段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进行分析。因此,在各章对传统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予以讲授时,以近代部门法的分类为基本框架,即以立法活动、立法指导思想为总线,分别对实体法、程序法(诉讼、审判制度)进行分析。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课程设置的特点,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三、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门法学基础学科。学生学习时应以课程的重点部分作为学习的主要对象,对制度设置的原因、过程、内容、特点、影响为主要学习点,对次要部分只要掌握其主要特点即可,不要作过多

5、的纠缠。同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刑事、行政法律、法规设置较多,而民事法律与西方法律发展相比较而言,则未成体系,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对每章的内容也应以刑事制度为学习重点,对部分章节的行政制度也应以重点学习;而对民事、经济部分只要了解即可,个别重要的法律制度以学习点的方式予以掌握。四、如何学习法制史课程中的文言文。学生在学习中国法制史时,经常反映古文字的理解、记忆比较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首先,学生应明白,古文字在课程中的出现频率并不高,其出现的目的也是告诉学生某些制度、思想的材料来源、背景知识,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其次,考试考查的

6、是学生对学习点的掌握情况,并不需要学生照背原文,所以,古文字不应成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点。《中国法制史》教学大纲(共48学时)(附各章思考题)导言(1学时)第一章中国法的起源与夏商法律制度(2学时)返回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初步形成和早期发展阶段。学习本章内容,主要理解掌握两方面问题:一、中国古代法的起源的历史途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二、夏商早期法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原理;中国法的起源的基本途径与主要特点,重点掌握刑始于兵、礼源于祭祀、五刑说、象刑说等内容。第二节夏商法律制度一、“天

7、罚神判”法律思想“天讨”、“天罚”等神权法思想。二、法律形式王命;礼、刑等习惯法。三、法律内容夏代《禹刑》;商代《汤刑》。刑罚体系。五刑及其他刑罚。刑法原则。“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殷罚有伦”等。主要罪名。“不孝”;“不用命”;“昏、墨、贼”;“乱政”、“疑众”等。四、司法制度司法体制及其神明裁判特色;圜土、夏台、羑里等监狱。附思考题1.运用法学基本理论,结合具体史料,分析阐述中国古代法的起源的历史途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试述夏商刑罚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点。3.举例说明夏商司法制度的“天罚”、“

8、神判”特色。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3学时)返回西周是继夏商之后中国早期法律制度发展的成熟完备时期。学习本章内容,主要理解掌握:一、西周“明德慎罚”法律思想的产生及其内容;二、周礼、《吕刑》及礼与刑的关系;三、宗法等级制度与刑事、民事法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