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

ID:34129760

大小:556.21 KB

页数:124页

时间:2019-03-03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_第1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_第2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_第3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_第4页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1)겨香港学校本位辅导方式的理论与实践⋯⋯⋯⋯⋯⋯⋯(10)겨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19)겨瑞士综合中学研究⋯⋯⋯⋯⋯⋯⋯⋯⋯⋯⋯⋯⋯⋯⋯(31)겨美国优秀高中的特点和如何识别优秀高中⋯⋯⋯⋯⋯(48)겨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56)겨素质教育·体制创新·放权搞活———学习《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体会⋯⋯⋯⋯⋯(59)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十个问题⋯⋯⋯⋯(69)겨主体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学J

2、IP实验的指导思想⋯⋯⋯⋯⋯⋯⋯⋯⋯⋯⋯⋯(77)겨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研究———贵州省雷山县案例调查⋯⋯⋯⋯⋯⋯⋯⋯⋯⋯⋯⋯⋯(87)겨试论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111)健康教育新概念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刍议【作者】傅林【内容提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应构建成全方位、立体型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内容、评估体系、原则、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在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兴未艾。各地的实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缺少理论指导,难以形成稳定的模式。而且,由于专家、学者、心理教育工作者各持己见,

3、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称谓也不一致,有的称“心理咨询”,有的称“心理辅导”,有的称“心理教育”等。因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系到这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深化、发展和完善。本文为此目的,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同仁。一、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重在教育。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置,大致有医学模式、咨询辅导模式和教育模式三大类。医学模式重在治疗和重建;咨询辅导模式重在探讨心理问题及其处置;教育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现在不少中学采用咨询辅导模式,以心理咨询来取代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否1健康教育

4、新概念妥帖,需待商讨。心理咨询重治疗,处理已经发生的心理问题,因而是被动教育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意治疗,更注重预防和发展,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势。医学式、咨询式认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就是解决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学生有了心理问题再去寻求“药方”,具有不少缺陷。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一种“教育模式”,优点首先在于它充分发挥了“学校”及其“教育”的特点。所谓“学校”的特点,指它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系统、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学生群体、有一定资金和设备。所谓“教育”的特点,是指它有组织、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5、康教育,以促成其心理健康发展,而不是零散、片面的、非系统、不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不仅仅在于治疗,还重在预防与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区别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其次,这种教育模式是立体式、全方位的。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从初一至高三的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心理特征和出现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根据每一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了解决个别学生已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的典型心理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定计划、作出周密安排,使学生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受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

6、育,以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有意识、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拘泥于某一种途径,譬如德、智、体、美、劳各育都是教育的途径。当然,也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独立开展心理健2健康教育新概念康教育。总之,要形成立体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在学校展开,但它也需要在家庭和社会进行。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发生,源于家庭和社会,如父母离异、家长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等等。如果不能取得家庭和社会(特别是学生生活的社区)的支持和配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难奏效的。这在国际上有

7、成功的经验,如美国、日本,他们是学校、家庭、社会(社区)齐抓共管,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教育也不应该是单向的,靠学校单方面着力,而应是多方位的,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社区)一起参与,共同努力。二、全方位、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下面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估体系、原则、实施途径等方面分析该模式的特点。目标。这个模式要实现的目标具有层次性。第一层次,预防性。在学生未出现心理问题之前,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或避免心理疾患的产生。第二层次,治疗性

8、。及时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心理康复。第三层次,发展性。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使其具有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问题的3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