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全资料

武侯祠全资料

ID:34147411

大小:9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武侯祠全资料_第1页
武侯祠全资料_第2页
武侯祠全资料_第3页
武侯祠全资料_第4页
武侯祠全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武侯祠全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武侯祠概况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也是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庙宇,更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中国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国时代是其中很短却又很精彩的一段。历史学家认为,三国时代仅45年,是从曹魏取代汉朝到司马氏取代魏建立晋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则认为应从汉末黄巾农民起义至三家归晋(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虽然三国时期昙花一现,但却特别引人注目,它的主题思想尽展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高度结合,在计谋诡诈中尽显慈惠宽严,刀光剑影中尽显忠义仁孝,一个时代能将两者结合得如此紧

2、密,这在我国历朝历代中都是十分罕见的。三国时代的得名,是因当时在神州大地上并存着三个地方政权。这三个政权是: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占据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阳;一个是孙权建立的吴国,占据长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另一个则是刘备建立的蜀国,占据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建都成都。武侯祠是纪念三国时代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那么武侯祠始建于何时,已经没有资料可考了。但从杜甫《蜀相》诗的描写“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来推断,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时代,这里分别

3、有武侯祠和刘备庙;明代初年,祠庙合并为一;明末,祠庙毁于战乱。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武侯祠,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门上挂的却是“汉昭烈庙”的横匾。汉,是刘备政权的称号,史称“蜀汉”。昭烈,是刘备死后的谥号。匾额说明,这里是祭祀蜀国皇帝刘备的庙宇。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又称之为武侯祠呢?民国年间邹鲁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虽然这里挂着刘备的招牌,但是因为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刘

4、备,所以人们就不顾君尊臣卑的礼仪和这座祠庙本来的名称了,而将这里称为武侯祠了。武侯祠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今天我们要游览的也就是这五重大殿和西侧的刘备墓,游览时间约1小时。三绝碑我们现在所看到到的就是最负盛名唐碑,也被称为“三绝碑”你们知道有哪三绝呢?,这块碑高3.67米,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当时,武元衡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省委书记这么一个职务,他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在入蜀治川前,他就知道要治理四川比治国还要艰巨。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名话—

5、—“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再加上六百年前诸葛亮在这里把蜀国治理的有声有色,武元衡要想博得政声,自然需要励精图治,他于公元807年入蜀,低调的他采取了许多有效的办法。两年后取得了一些政绩,这让他觉得可以自诩诸葛武侯。于是,在公元809年,他率领文武大将28人来到武侯祠,想要为自己这两年的政绩树碑立传。而在这批随从人员中,有一位非常重要,那是谁呢?他就是武元衡的书记官——裴度,相当于现在的省政府秘书长。裴度深知武元衡的心思,加之他自己很久之前就想撰文颂扬诸葛亮,到成都游武侯祠后,便怀着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写下了这篇名为歌颂诸葛亮,实

6、则吹捧武元衡的奇文。文中极力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对他鞠躬尽瘁、力图统一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这就是唐碑的第一绝—文章绝。第二绝便是这书法绝,书法是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之兄刘公绰的书法。第三绝便是碑文由著名工匠鲁建镌刻。因此,自明代中叶,此碑就因裴文、柳书和鲁刻而被誉为“三绝碑”。明碑:明碑:5/5这一座就是明碑了,明碑着重介绍了祠庙的历史沿革。在明碑的下面有一个整石雕成的动物。它就是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六个儿子赑屃,又名霸下,它形似乌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碑座下的龟趺是其遗像。传说霸下上古时代常驮着三山

7、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的指挥,推山挖沟,疏遍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洪水治服了,大禹担心霸下又到处撒野,便搬来顶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迹,叫霸下驮着,沉重的石碑压得它不能随便行走。霸下和龟十分相似,但细看却有差异,霸下有一排牙齿,而龟类却没有,霸下和龟类在背甲上甲片的数目和形状也有差异。霸下又称石龟,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由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二门这儿的“明良千古”,明指的明君,良指的是臣良。寓“明君良弼,千古垂范”之意。“明良千古”中的“

8、明”字的左边写成一个“目”字,本是一个错别字,但这个错别字是有深刻含义的。此“明”用目旁,是作者清人吴英欲与“明朝”的明相区分,以免文字狱;同时,这句古文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只有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