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

ID:34158504

大小:2.00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3-03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页分依据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以阶段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以问题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以文化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①以阶段为特征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大多数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学者都把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来研究。其中以葛瑞纳(Larry·E-Greiner,1972)的“组织发展模型”阐述得最为完备。葛瑞纳的“组织发展模型”认为,企业的历史比外界力量更能决定企业的未来。葛瑞纳把企业的发展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演变(Evolution)和变革(Revolution),并指

2、出企业就是通过演变和变革的交替而向前发展的。同时,葛瑞纳的“组织发展模型”将企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业阶段(Creativity)、指导阶段(Direction)、分权阶段(Delegation)、协调阶段(Coordination)、合作阶段(Collaboration),这五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管理重点,也存在不同的危机。每个阶段既是前一阶段的发展结果又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它们由前期演进和后期变革或危机部分组成,这些变革和危机加速了企业向下一个阶段的跃进啪。葛瑞纳的“组织发展模型”适用于对不同类型

3、组织创新模式的鉴别,但对企业及其环境的研究都过于静态化,没有认识到企业与环境之问的互动。②以问题为特征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问题为特征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蒂克(Tichy),他提出的蒂克模型认为,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三类基本的管理问题:技术问题、分配策略问题、理念及文化的整合问题。他认为,企业的这三类基本问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在某一时期中是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得到解决的,而往往是此消彼长的。蒂克的以问题为特征的企业生

4、命周期理论着重于解决的是一些薄弱的管理问题,认为企业是被动地向前发展的;同时这个理论也过于理论化,难以运用于企业组织创新的实际之中。③以文化为特征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伊查克·爱迪思(IchakAdizes)是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最为著名的学者,也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理论是目前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中相对较为完整的一个。他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并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依据。1979年他在铭且织动力学》(OrganizationalDynamics)上发表了一篇

5、题为《组织的转交:组织生命周期问题的诊断与处理》(Organizationalpassages:DiagnosingandTreatingLifeCycleProblemsofOrganizations)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依据总销售额、单位产量和雇员数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为了能够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中,爱迪思对其提出的模型继续细化,形成了新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lO个时期,而企业在这lO个不同的时期应该有不同的管理目标。他

6、认为企业成长的每个阶段都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当企业初建或年轻时,充满灵活性,做出变革相对容易,但可控性较差,行为难以预测;当企业进入老化期,企业对行为的控制力较强,但缺乏灵活性,直到最终走向死亡⋯。第4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相关研究在国外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此又进行了改进和修正。主要代表人物有徐操志、陈佳贵、李业和韩福荣等。徐操志(2003)等人从组织创新出发,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主要有三类模式:第一类模式把组织的发展分为若干个阶段,分别研究每个阶段组织创

7、新的工作重点。第二类模式从企业的基本管理问题出发,认为每个时期的组织创新都应该是致力于一些基本问题的解决,企业的生命周期也就是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再解决问题的不断循环过程。第三类模式强调企业变革在企业组织创新中的作用,认为企业应该通过对文化及认知体系的分析和诊断来促进组织的变革和创新“1。李业(2000)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的修正模型,他选择将销售额作为纵坐标。其原因在于销售额放映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实现的价值,销售额的增加也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为支持,它基本上能反映企业成长的

8、状况。李业指出,企业生命的各阶段均应以企业生命过程中的不同状态来界定。因此,他将企业生命周期依次分为孕育期、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韩福荣(2003)等人则提出新的三个维度来修正企业生命周期模型,通过应变性、可控性和企业规模这三大指标完整地描述企业的内涵和外延。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韩福荣等人认为,掌握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人们认识企业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正确选择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