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

ID:34169480

大小:2.09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03-04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_第1页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_第2页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_第3页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_第4页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么立盘鸯窜擘塑鞋翕苍笪蠡塾硅堰通辛竭鎏蚋拴是本人在导师萱曦题熬援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本人承诺:已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上的损失由本人自负。学位论文作者:铆艮望、签字日期:扣眵年厂月乡日’I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入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

2、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己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供检索:2)为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有关网络上供阅读、浏览。本人授权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相关规定享受相关权益。(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

3、者签名:柳艮碧、签字日期:》f诨/月j日导师签名:予镌签字日期:z够年占月箩日摘要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论《卖花女》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王体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郑佳慧指导老师:曹曦颖摘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学理论时期,翻译研究注重从原语系统出发,追求忠实于原文本的目的语文本,译者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略。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的提出,译者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受到了关注。哲学阐释学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等三大原则对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哲学阐释学证明了翻译既不是对原文的复制,也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

4、创造,而是译者站在自身的历史时代与原文作者的一次对话交流。Pygmalion,是萧伯纳的经典之作,迄今为止先后有两位译者翻译了这部作品,一位是林语堂,其《卖花女》译于民国初期,于1936年出版。另一位是杨宪益,其《卖花女~五幕传奇剧》复译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于1982年出版。一直以来,Pygmalion的中译本虽然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由于这部作品属于戏剧,很多学者都专注于研究译本的戏剧性特点,以及译者如何更好地翻译这部戏剧;然而,关于为什么不同时期同一部作品会出现不同的译本,以及不同译本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译者主体性却很少受到关注

5、。本文试图以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为理论依据,从翻译历时性角度探讨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Pygmalion两个中译本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表明:首先,由于翻译的不同时代性和翻译主体的目的不同,Pygmalion两个中译本呈现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林语堂在新文化时期为了传播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想,采用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而杨宪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学作品的交流,采用了以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第二,对文本的解释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通俗易懂,短小精干的戏剧文本也并不存在唯一的解释,Pygmalion两

6、个中译本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译者对同样的台词有不同的理解。第三,从不同时期的两个中译本中用词和表达的不同,可以折射出不同译者当时所处的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关键词:译者主体牲,牟骣学一《卖花女》,林语堂,杨宪益IIAbstractOntheTranslators’SubjectivityintheTwoChineseVersionsof刀fromthePerspectiveof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MACandidate:ZhengJiahuiAdviser:CaoⅪyingTransl

7、ationtheoriesinthe1950sand1960saredependentonthesystemoforiginallanguage,pursuingatargettextloyaltotheoriginal,whichneglectstranslators’su功ectivitytosomeextent.Sincethe“cultureturn”occurredin1970s,translators’su功ectiverolehadbeenpaidmoreandmoreattentiontointranslationrese

8、arch.Thethreeprinciplesinphilosophicalhermeneutics⋯-historicalunderstanding,horizonfusionandef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