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

ID:34171293

大小:9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3-04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_第1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_第2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_第3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_第4页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血压性脑出血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颅内压增高2.肢体瘫痪3.语言障碍4.脑神经损伤5.再出血6.呼吸道管理7.气管切开护理8.康复9.其它并发症护理10.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的生命体征、疼痛2.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意识(GCS)、瞳孔、运动、语言、脑神经、感觉、反射3.CT或MRI的结果,CBC、出凝血功能检验报告。4.过去史: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尿病、血液病等5.服药情况: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法、时间等6.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持续评估1.生命体征2.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2、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言语、感觉等3.营养状况: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患者的进食情况4.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焦虑、恐惧5.家庭支持情况6.病情及主要症状:主要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6.1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壳核出血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病灶在主侧半球时有失语、偏侧忽视。大量出血可有意识改变、脑疝等表现。6.2丘脑出血时对侧轻偏瘫,深浅感觉同时障碍。可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视幻觉及情绪低落,还会有言语、智能方面的改变。6.3脑桥出血:临床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吞咽障碍、一侧面部发麻、交叉性瘫痪或偏瘫、

3、四肢瘫等症状。出血量大时,患者很快进入昏迷,出现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呼吸困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中枢性高热、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等临床表现,提示病情危急。6.4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呕吐及枕部疼痛。出血量不大时出现小脑症状,如病变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吟诗样语言,无偏瘫。出血量增加时意识逐渐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最后枕骨大孔疝死亡。6.5脑叶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等,癫痫发作较其它部位出血常见,而昏迷较少见;根据累及的脑叶不同,出现局灶性定位症状。如额叶出血可有偏瘫、Broca失语(能理解、发音,但言语产生困难或不能

4、)等;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听力正常,但不能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言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则有视野缺损等。6.6脑室出血:出血量少时,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无意识障碍及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血性CSF。出血量大者,很快进入昏迷或昏迷逐渐加深,病理反射阳性,常出现下丘脑受损症状及体征,如上消化道出血、中枢性高热、大汗、呼吸不规则等,预后差,大多迅速死亡。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PT、APTT、CSF等。2.特殊检查结果:头颅CT或CTA、MRI、MRA、DSA等。3.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4.康复的介入及效果。干预措

5、施本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1.体位与活动根据病情决定活动方式。1.1早期安静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1.2保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1.3病情允许时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1.4加强安全护理:意识障碍、肌力下降、年老体弱等患者,嘱家人24小时陪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根据医嘱给予镇静或减轻精神症状的药物,必要时使用约束具;防止坠床、跌倒、烫伤及拔管等意外发生。2.饮食2.1

6、清醒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2.2昏迷或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2.3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患者可用轻泻剂,忌高压大剂量灌肠。3.心理护理3.1合理安排病房,为患者创造合适的治疗、康复环境(尽量避免偏瘫侧肢体靠墙)。3.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消除顾虑。3.3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4.药物管理4.1正确使用脱水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进出量是否平衡,有无脱水、低血钾等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定时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4.2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血压过高时,容易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

7、血压过低时,易造成脑灌注压不足,预后差。目前国际公认可接受的血压上限是180/105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应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谨慎使用升压药。5.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头痛的变化。6.遵医嘱监测神经系统体征:意识(GCS)、瞳孔、肌力、语言、反射。7.呼吸道管理7.1不推荐常规吸氧,但有下列情况:如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5%、意识障碍、呼吸困难、胸闷等,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改面罩吸氧。7.2协助翻身、拍背(无禁忌时),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7.3对年老体弱无力咳嗽咳痰、昏迷、舌根后坠者,床边备口咽通气管及负压吸引装置,及时吸痰,必要时

8、行气管切开术。8.气管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