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

ID:34172959

大小:57.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_第1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_第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_第3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邵阳422000【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口月我院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时、72小时有创呼吸支持情况。(3)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6小时PaCO2、PaO2值。(3)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时、72小时有创呼吸支持情

2、况分别为(4例、7例)、(8例、15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o(2)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时、72小时有创呼吸支持情况分别为(4例、7例)、(8例、15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o(3)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率分别为92%、8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o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对能够明显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减少有创呼吸使用率,对改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影响新生儿出生后的存活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原因主

3、要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出生后急性呼吸窘迫,吸氧治疗后无效,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影像学表现为双肺透亮度降低,可有絮状、斑片状阴影或“白帅”[1]。目前有学者指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屮透明膜、肺水肿的形成和肺不张有较好的疗效。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2012年1月~2015年月我院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价值。1研究对象1.1研究对象收集2012年1月-2015年口月我院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照组采取经鼻间歇正

4、压通气。研究组平均胎龄(32.8±2.4)周,男性30人,女性20人;对照组平均胎龄(33.1±2.8)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入选标准(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符合儿科学的诊断⑵:进行性呼吸困难,气促,呻吟,三凹征,双肺见支气管充气征或白肺。(2)研究对象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1.3排除标准(1)纳入研究吋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患儿家长不配合者。1.4治疗方法1.4.1对照组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初始参数:PIP:12-15cmH2O,PEEP:4-6cmH

5、2O,Ti:0.35-0.5s,Fi02:0.3-0.45,Flow:8-10L/min,F:20-30bpmo每次调节参数:根据血气结果调整,PIP:2cmH2O,PEEP:2cmH2O,Ti:0.05s,Fi02:0.05,F:5bpmo1.4.2研究组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初始参数Flow:8-10L/min,PEEP:4-6cmH2O,Fi02:0.3-0.450每次调节参数:根据血气结果调整,PEEP:2cmH2O,Fi020.05。1.4.3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指征若患儿使用无创呼吸支持模式(Fi02≥0.5)不能满足血氧88%〜9

6、2%,则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并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方法:首剂100mg/kg体重,气管内滴注。可以根据临床情况,再次给予1-2次重复剂量,每次给予100mg/kg体重,2次剂量间隔12小吋。1.4.4停无创呼吸指标对照组:PEEP:4cmH2O,Fi02<0・3,呼吸平稳。研究组:PIP:12cmH2O,PEEP:4cmH2O,Fi02:0.3,呼吸平稳。1.5观察指标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吋、72小吋有创呼吸支持情况。(3)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6小时PaC02、PaO2值。(3)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情况。1.6统计学研究数据录

7、入SPSS18.0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描述,使用Student's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法,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吋、72小吋有创呼吸支持情况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48小时、72小时有创呼吸支持情况分别为(4例、7例)、(8例、15例),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3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情况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率分别为92%、80%,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o3讨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表现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弥漫性损伤为基础,以透明膜、肺水肿形成。

8、多数患者表现为难治性低氧血症和进行性呼吸窘迫⑴。而且胎龄越小,早产儿岀生后越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