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

ID:34175002

大小:55.5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_第1页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_第2页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_第3页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_第4页
资源描述: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病理依据【摘要】目的:为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切除范围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对34例原发腮腺多形性腺瘤连续病理切片的观察,观察和测量腺瘤包膜是否完整,有无包膜内浸润、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等情况。结果:包膜外浸润及出芽生长的具体扩展范围为0.12mm〜0.3mm,小于腺体部分切除的安全边界0.5-lcmo结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多形性腺瘤,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腺体部分切除术;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7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2、04-7484(2013)03-0595-02腮腺多形性腺瘤约占所有涎腺肿瘤的60%〜70%[1]。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学者报道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以在不增加术后复发率的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留患者的腮腺功能旧引。但是目前关于局部切除的安全切缘范围仍没有一致意见。本研究通过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连续切片的全面观察,尤其是对有无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情况及包膜外扩展深度,探索多形性腺瘤包膜浸润及包膜外扩展距离,为临床上腺瘤包膜外腮腺部分切除范围提供病理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2

3、010年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口腔科住院治疗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34例,均有完整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6-76岁,年均年龄42.3岁。1.2手术方式34例患者均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与肿瘤周围0.5-1.5cm正常涎腺组织,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示切缘均阴性。1.3病理学观察直径小于2cm的肿瘤,直接从其最大径处向两侧连续切取连同肿瘤边缘外1.5cm正常腺体组织的约0.5cm厚的组织片。直径大于2cm的瘤体,先将其于正中对剖,再将两剖面4等份,从而将一个瘤体等分为8块,按直径小

4、于2cm的瘤体的方法连续取材。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包膜状况,重点寻找包膜内浸润、包膜不完整、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等异常包膜特征。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对相应的蜡块连续切片,观察并测量包膜外浸润、出芽生长的具体深度。1.4测定收缩率为排除标本制作后收缩对病理测量距离判定的影响,取刚切下的标本边缘插入大头针定点测量,固定脱水后再次测量并计算收缩率。2结果2.1包膜状况包膜完整无浸润的13例(38.2%);有包膜内浸润的7例(20.6%);包膜不完整的8例(23.5%);包膜外浸润4例(11.8%),浸润深度0.10mm〜0.2

5、3mm(活体组织0.12mm-0.3mm),平均0.18mm(活体组织0.24mm);出芽生长2例(5.9%),出芽长度分别为0.14mm(活体组织0.18mm)、0.16mm(活体组织0.21mm)。2.2肿瘤大小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本组病例中,直径小于2cm者9例,肿瘤2〜4cm者18例,肿瘤>4cm者7例。肿瘤直径与病理学特征关系见表1。2.3腮腺组织经常规制片后的收缩率腮腺组织经常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后,组织收缩率为25%。3讨论3.1多形性腺瘤包膜状况与复发腮腺多形性腺瘤包膜状况,尤其是包膜的完整性、有无

6、包膜外浸润、有无出芽生长等与复发密切相关。单纯肿瘤剜除术因未切除肿瘤包膜,术后复发率高达10%-45%[2]。随着人们对多形性腺瘤的进一步研究及对面神经解剖的熟悉,浅叶切除术成为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的标准术式,并逐渐发展为包括腮腺浅叶切除术和全腮腺切除术在内的术式。该术式术后复发率低至0.3%-4%。但并发症增加,术侧腮腺功能完全丧失,面部凹陷畸形改变明显[3]。3.2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情况近年来,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部分浅叶切除术逐渐兴起,该术式考虑了腮腺功能的保留及手术区域美观等方面的问题,在达到根治目的的同时保留了腮腺

7、功能[4]。本研究3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包膜浸润及包膜不完整的发生率为44.1%,包膜外浸润11.8%,出芽生长5.9%;包膜外浸润最大深度(经换算为活体组织后)0.3cm出芽生长的最大长度(经换算成活体组织后)为0.21cmo本研究34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无论包膜外浸润还是出芽生长,最大深度和长度均小于0.5nuii。所以腮腺多形性腺瘤部分腺体切除术以瘤体外0.5-lcm为安全边界是足够的,不必担心切除不彻底。3.3肿瘤边缘0.5-lcm为安全的切缘本研究还发现,肿瘤直径>4cm时,发生包膜异常的情况增加(P4cm的多形性

8、腺瘤切除范围较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