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

ID:34210203

大小:1.44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4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_第1页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_第2页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_第3页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_第4页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高考命题比赛参赛试题高中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模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部分(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12题共48分)1.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对这一现象理解有误的是(改编自2013年温州市高三期中考试选择题6)A.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B.民众的社会观念

2、无明显变化C.专制政府卷土重来D.传统礼习俗广泛流传2.右图是张乐平先生抗战期间内创作的漫画,其创作意图是(原创)A.坚定全面抗战必胜信念B.呼吁国共合作共赴国难C.庆祝日本侵华计划破产D.歌颂军民合作首战告捷3.“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改编自2012年嘉兴高三教学测试选择题12)A.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C.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D.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亚历山大征服希腊之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吕克昂”学园,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阿卡德米学园数

3、倍。这些藏书的材质最有可能是A.植物纤维纸B.竹木简牍C.龟甲兽骨D.羊皮纸5.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任务,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劫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改编自浙江省金华十校201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卷选择题18)A.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B.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6.2011年发行的第二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草

4、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改编自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选择题1)6/6ABCD7.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右图)最为有名。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A.青瓷系列B.白瓷系列C.青花瓷系列D.珐琅瓷系列(改编自2011届江苏百校高三样本卷选择题3)8.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改编自甘肃2012年度高三11月月考文综选择题31)A.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B

5、.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9.“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10.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顶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

6、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改编自2012年海南高考卷选择题题15) A.林则徐、李鸿章  B.陈独秀、李大钊 C.康有为、梁启超  D.孙中山、胡适11.《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漆油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从以上材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有(改编自步步高高考热点训练三选择题题4)A.近代资本主义已

7、经产生B.投资田产是当时社会经济的主流C.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D.明朝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12.观察下列四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场形势图。其时间先后是6/6③④A.②④③①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非选择题部分(52分)13.(26分)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发展原因、发展动力,城市的功能、结构,城市的地位、作用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以来十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只有十来座,宋代发展到四十余座,洛阳、扬州、杭州、广州、鄂州、成都等都是当时繁华的大都市。——

8、据张莹《论宋代城市发展及其影响》材料二近代以来,中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被纳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开埠通商城市获得优先发展,部分城市成为区域性甚至全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