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

ID:34211553

大小:3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3-04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1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2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3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4页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详细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方框内,写在试卷上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

2、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B.皇帝制C.世官制D.察举制2.右图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最有可能出现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3.《国史异纂》曰:“武后以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盖糊名考校,自唐始也。今贡举发解,皆用其事曰弥封(指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3、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4.右图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它器型大,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极品。此瓶最可能产自于元代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5.《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此规定反映了①唐代商品经济得到发展②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③政府官员企图以权谋利④政府商业管理比较严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国学大

4、师钱穆曾指出,“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失败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太平天国,主要依据是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D.太平天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7.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大门,列强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下列表格中甲、乙两者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是甲乙A鸦片战争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放B第二次鸦片战争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C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闯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8.朱元璋在《谕中原

5、檄》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到了近代,“恢复中华”的口号再次被人提出,他是A.林则徐B.洪仁玕C.孙中山D.陈独秀9.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之一是“揖欧(学习欧洲)仿美”。其“揖欧”表现在A.学习英国,实行责任内阁B.效仿美国,确立民主共和C.仿照法国,尝试君主立宪D.以俄为师,推行改良道路10.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对民国前后的历次革命进行追述。他说,一次革命,起于______,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三

6、次革命在云南,因袁世凯推翻共和,僭称洪宪皇帝。材料中的“______”处应该填入的城市是A.上海B.长沙C.武昌D.北京11.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时代精神相一致的歌词是A.“五四,五四!真理的血和泪!”B.“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D.“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12.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

7、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A.湖北新军和武昌起义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13.右图是中共某次会议旧址,位于汉口鄱阳路139号二楼。这次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会议为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4.邮票是历史的缩影,方寸之间,融入历史风云。右图这枚残缺的邮票是中国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纪念某一事件80周

8、年。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A.中共诞生B.长征胜利C.抗战胜利D.开国大典15.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81、6、30、12……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意义都提醒着我们那一段不能被遗忘的历史。这段历史发生在A.1927年B.1937年C.1945年D.1949年16.聂荣臻在答《抗敌报》记者问时指出,该战使日军在华北的主要铁路、公路受到广泛破坏,井陉煤矿被彻底破坏,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治安肃正”“以战养战”等阴谋计划。该战应为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