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

ID:34222828

大小:54.4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_第1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_第2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_第3页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低效原因探究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当下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存在着一个通病,只是一味按自己的主观思路把自己认为要讲的内容讲完或展示完,极少关注学生阅读提出的疑难问题并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教学就往往变成一厢情愿的教学,一厢情愿的教学不管怎么说都是低效的教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毫无自主性,个性化阅读更谈不上。如此一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质就是教师设定条条框框让学生读,学生按既定要求图解文本,阅读效果可想而知。那么,阅读教学成效如此低,原因究竟

2、在何处?一、自主阅读不自主从建构主义特别是人本主义的观念看,学生在阅读中应该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这已为“课标”所充分肯定,也为语文教师所认同。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学生更不会提出异议。形形式式的学案、导学稿,其实质不是激发学生主体的阅读欲望,而是要求学生机械地理解“别人对文本的理解”。忽视学生的阅读初始化体验,忽视学生的阅读发现。最近听了高一的一节《荷塘月色》阅读鉴赏公开课,授课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形式,将文本的学习目标以及阅读、鉴赏步骤都很详细地展示在导学稿中,思路清晰,问题一环扣一环,分组讨论集中,达到了合作学习的目的,阅读目标明确,可以说是一

3、份非常不错的导学案。但一堂课下来,我听不到学生的个人观点。不管是个人回答,还是小组展示,都是一样的答案,这些答案,随便翻翻教辅资料、学习资料,都写的很详细,以致于学生的观点和教师展示出来的观点一字不差,而老师最后评价说同学们的阅读能力不错!这样的一堂课,我想也许是当今课改下的冰山一角,改了课堂教学形式,但课堂效果却一样,这样的课改还有什么意义?这让我们不得不问,课改中提出的阅读要自主,究竟如何体现自主?华东师范大学周彬教授强调,“学生之所以到学校来读书,尤其要到课堂中听课,目的并不是来向老师学习知识的,而是希望老师帮助他解决学习知识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高中生都有一种独立学习

4、的愿望。不仅表现为我要学,而且表现为我能学。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争取独立和日益独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的是老师的指导而非老师的灌输。所以真正的高效的阅读教学首先要从教师开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阅读感受,放手让学生去读,将阅读的“老大”地位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阅读文本的思想的对话者、心灵的沟通者和话语的交流者。二、阅读体验被冷落体验是感受,是理解,是发现,是自己的心灵与文本的对话。简单而言,体验,就是要在文本里发现“人”,体悟“情”,感受“美”,领悟“理”。但学生的这种体验被教师摒弃了,就如同上文提到的那节公开课。学生对于月下荷塘的美的感受,这本应该是文本最

5、值得阅读、鉴赏的地方。“一个开放心灵者听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的话语,唯有此时,真正的共同人生才会出现。”但公开课上的学生早已被导学案中的“作者不宁静之下寻找宁静美,感受荷塘之美"的思维固定,只能沿着这样的思维去思考,一旦偏离,就被看做是错误的阅读!这样的阅读,学生还会有什么体验?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被剥夺了,自我成长的机会被抑制了,又如何有主体意识呢?先学后教的创始者一一江苏洋思中学原校长蔡林森说:“课上不能发现、解决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最大问题。”(见《人民教育》2013年第11期《“先学后教”岂要“学案”支撑》)三、阅读时间被挤占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时间活儿。没有时间的保证,就

6、谈不上阅读。学生学习者的身份决定了阅读是要有时间来保证的。他们的基础各不相同,知识积累也不尽相同,要想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感情,需要时间;要想真正走近作者,与之进行思想的交流,需要时间;要想在阅读过程中,收获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更得需要时间!但学生的阅读时间没有丝毫的保证。在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的课程表一天到晚安排的满满的,有的学校一周还会安排一节阅读课,有的学校一节都没有。学生一天到晚都有写不完的作业,偶尔的偷闲看了几页课本之外的书,也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有的学校虽然图书馆庞大且藏书颇丰,但学生前去借书的寥寥无几。问及学生,学生的回答很简单,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看书?责任编

7、辑黄日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