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

ID:34259039

大小:1.88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3-04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_第1页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_第2页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_第3页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_第4页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J29密级:公开论文编号:Z140012014120001学号: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研究生:胡甜甜指导教师:傅舟教授专业领域:美术研究方向:书法篆刻艺术论文完成时间:2018年2月26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5日CategoryNumber:J29LevelofSecrecy:PublicPaperNumber:Z14001StudentNumbe:2014120001MFA'sDissertationofSichuanFineArtsInstitute“WithoutNewChange,WithoutReplacement

2、”—OfficialScriptResearchofYiBingshouPostgraduate:HuTianTianSupervisor:ProfessorFuZhouSpecialty:FineArtResearchDirection:CalligraphysealcuttingartTrainingUnit:ChinesePaintingThesisDeadline:Feb.26,2018OralDefenseDate:June5,2018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

3、隶书研究》是本人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美术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成果。论文中的具体案例明确的表明制作单位及出处。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作者完全了解四川美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四川美术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四川美术学院

4、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文,可以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伊秉绶隶书研究摘要书法家的塑造,是在社会与历史中形成的,与历史背景和时代风尚息息相关。每个时代的书法都各有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要研究一个书法大家,就需要将他置于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清代有260年历史,伊秉绶处于清朝中期的乾隆、嘉庆时期,这正是清代隶书复兴、碑学崛起的转折时期,伊秉绶能够成为有清一代隶书大家,和他生活的时代背

5、景密不可分。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退出实用领域后走向衰落,直到清代碑学的兴起,才使古老的隶书重新焕发生机。清代隶书灿若星河、人才济济,是书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究其原因在于清人隶书以秦汉为宗,然而师古却不泥古,敢于借古开今,具有创新精神,所以清人隶书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大放异彩。本文研究的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伊秉绶出生书香门第,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任京官十八年后,出任惠州知府、因事罢官入狱,后捐官扬州知府,为官清廉,爱护民众,政绩卓然,伊秉绶书法四体皆工,隶书成就最高,雄冠清代,康有为称他“集分书之大成以为楷”,正直的品德和终生坚守的理学

6、思想让其书法更显得气度恢宏、洞达高邈,一代大家风范名垂书史。书法的创作和时代风尚有关,也受人格精神的影响,伊秉绶隶书是他精神气质和人格面貌的再现,人格的力量支撑着他的艺术风貌,书格即人格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本文将从伊秉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时代风尚对其书法的影响,伊秉绶的生平和交游对其书法的影响,伊秉绶隶书的主要成就和艺术特征,以及理学思想在其隶书中的体现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伊秉绶的书法,我感受到了一个立体的儒家知识分子形象,其隶书的庙堂之气折射着磊落崇高的人格精神,伊秉绶隶书直入秦汉堂奥,弱化波折,以简驭繁,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其结体和章法设计大胆,独具匠心,

7、具有空间构成的现代观念,成为超越时代的书法革新引领者,是清代隶书中兴的重要代表之一。关键词:隶书复兴借古开今大巧若拙空间构成儒家思想I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WithoutNewChange,WithoutReplacement”—OfficialScriptResearchofYiBingshou(QingDynasty)ABSTRACTThegrowthofacalligrapherisrootedinthesocietyandhistorywhilealsobeingcloselyrelatedtohisto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