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ID:34263414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4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_第1页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_第2页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_第3页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_第4页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运动》这课书,分四个部分阐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强盛、衰落和灭亡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要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与过程,要引导学生把《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里进行评价。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

2、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2)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和强盛的过程,从中剖析太平天国不断发展的原因。(3)掌握《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主要内容,理解两者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4)剖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过程与方法(1)运用历史材料和历史地图,引导学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2)通过历史短剧表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天朝田亩制度》的意义和局限性。(3)通过提问、列表和对比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农民是中

3、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法讲述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等,创设情境,设疑引思。教学过程1.太平天国的兴起的原因想想议议:同学们知道“官逼民反”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出示材料,指出:正是由于清政府加紧了对平民百姓的盘剥和压榨,从而造成社会阶级矛盾激化,人民开始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南方大地上掀起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农民大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它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文,回

4、答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三)自然灾害严重。2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大屏幕展示“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请一位同学充当历史讲解员,按照示意图上所标明的太平军行军的路线,向同学们讲解太平军从金田向南京进军的情况。同学们,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地介绍太平军进军南京的情况。它的大概路线是:(略)提出问题: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是否就万事大吉,目的就达到了呢?学生讨论后指出:不是的。一方面清军在南京郊外和扬州分别设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对天京形成

5、包围之势;另一方面,远在北京的清朝中枢机构还在不断地调兵遣将,企图消灭太平天国。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要推翻清朝统治,必须北伐;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必须西征;要断决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必须西征。用列表的方式整理太平军北伐、西征和东征的情况。请同学们填写。(过渡)太平天国自定都天京后,通过多次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巩固了天京的中心地位。太平天国一方面在外围积极进行军事斗争,另一方面在内部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充实和完善太平天国政权。下面,我们看看太平天国是怎样进行制度建设的。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A、《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

6、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先指导学生阅读文献资料与相关的课文,掌握它的原则、方法、理想,领会它的基本思想。【过渡】: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2、评价:【设问】: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中两组讨论原则,两组讨论方法,两组讨论环境条件)思考:你如何看待《天朝田亩制度》?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⑵局限性:(过渡)太平天国除了

7、在前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外,在后期它还颁布了另一个治国方案——《资政新篇》。下面我们来学习《资政新篇》B、《资政新篇》学生阅读课文,明确内容及其评价指出:《资政新篇》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太平天国面临的严峻形势,没有能够实行,但它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其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也起了一定的启迪作用。C、那么,我们把它的主要内容与《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对照,看两者之间有什么突出的不同。组

8、织学生展开讨论。【过渡】: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